2013年March月
1111:44:42
况氏家乘谱牒
dtksz 家乘谱牒
况(Kuàng)
源流·派语
清道光二十年(1840)(新化、邵阳)《况氏续修族谱》"世纪总图"载受姓始祖烈,为虞国君之子,封于况,食邑浙之永康郡,谥文简,厥后以国为氏。"序"称至唐河东节度使政食邑筠州,故自新建西山况坊,徙居高安药湖,越三世,国用府君又自药湖而迁上高之青城,八传而至景仙,复自青城徙云冈。《宝庆府宗谱序》云:明嘉靖年间,有奎琳者,世居江西高安县云冈,出宰西蜀(或云知安徽宁国府太平县,调宝庆梅城知县),因病解组归,经楚南梅城,沉疴不起,遂于毕家巷居焉。生永龙、永虎、永高、永彪、永纪、永文六子,后择地而迁,永龙、永高迁邵北况家坳,永纪迁邵北魏家桥,永虎、永彪、永文世居新化,虎居石窖,彪居老虎坳,文居大江口。六支子孙生齿日繁,散居湖湘。
(清乾隆壬申年立)其克嗣先猷 忠厚衍余庆 源盛流益长 伯世承祖德(新、邵合修班次因"衍"字派而合之)锦水鸿图运 云冈燕翼昌 发秀三湘地 增辉百岁坊。
按:况是况的俗字。源自周代,舜的后代有封于况者,以封地为姓。《三国志·蜀志》载:蜀汉大臣况长宁,其后以况为姓,奉况长宁为况姓始祖。黄姓改况姓,明代况钟,靖安人,字伯律,本姓黄,后改姓况。其子孙奉况钟为始祖。
郡望·堂号
高安郡、庐江郡
高安堂、恩荣堂
堂联
锄豪强,民乞留任(况钟);
决冤狱,人称神明(况文)。
考古辞宗留芳远(况叔其);云岩书院播惠长(况逵)。
复任兴歌,诚清献无愧(况钟);
临事而惧,讥费讳不知(况长宁)。
况
新化、邵阳况氏
得姓始祖烈公,受封于况,子孙以国为氏,始居水北。十八传为昌和公,仕唐,食邑丰城之曲江,居水南。三十四传至政公,为河东节度使,食邑于筠州之药湖。政之孙国用析居上高之青城。至四十四传景仙,又自青城析居高安之云岗。五十五世奎琳,明嘉靖时任安徽太平县知事,奉调湖南新化,遂家于邑治毕家巷。生有六子:永龙、永高、永纪迁居邵阳;永虎、永彪、永文仍居新化。族谱始修于清乾隆17年(1752),道光20年(1840)续修。旧派:其克嗣先猷,忠厚衍余庆,源盛流益长,伯世承祖德。新派:锦水鸿图远,云冈燕翼昌,发秀三湘地,增辉百岁坊。
家谱文献
巴蜀况氏族谱上下卷,(现代)阖族编修,2009年计算机排印本两册。原稿现被收藏在重庆市涪陵区况道凤处,公开发行。
江西大塘况氏族谱,(现代)阖族编修,1994年计算机排印本。原稿现被收藏在江西省上高县大塘镇。
江西《上宜况氏族谱》(总卷)、(现代)阖族编修,1995年8月计算机排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西省上高、宜丰两县况姓族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