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June月
1416:23:28
漁舟唱晚——記恩師況公
访客 恩師況公諱九皋,君子之後,青天之胤,居藺,故枳地也。民國十七年,戊寅卯月初七,己亥日,公初度。時鶴鳴不已,聲聞於野。遂尊經而賜以名。
國朝六年,公入涪州師範,九年,支教赴石柱县下路小學,尋至下路中學。三十三年,始返鄉,執教涪十中,五十年乞骸骨。公教授凡四十二載,育人數千,小、初、高各有差。
孔子六藝,公教其二焉!《易》曰:“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數者,圖、書之高明,山、藏之精微,理、象之聯結也。公授諸生以數,啟發而向道也。《書》云:“夔,命女典樂,敎胄子。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樂者,和也,情發於中形於音,和而為樂。是故,聞弦歌而知雅意,歌雅頌而察廟堂,聽風騷而懷黍離,和而樂,樂而上下同,左右諧。百姓舞之蹈之,悠遊而不倦。二胡,三弦,公所擅也,風琴、提琴、鋼琴、手風琴、電子琴,亦所公擅也。雅聲無界,中西和同,數十年彈拔而不廢,非常人所能及也。愛樂而習之,習之而擅之,擅之而知之,知之而有達,達乎諸師也。亦或鶴鳴之意也。
國朝三十九年,余等入十中,始聆公誨焉!十中,弋陽所耀,皓月所映,依山傍水,繞竹環松,僻遠而幽雅,地靈而人傑。民國十六年,李公鬱生疾於民昧,痛於國弱,遂興學救國焉,其名曰弋陽國學師範,國朝二十四年,易為現名。
時公屆近天命,鬢霜稍凝,然體健聲朗,靜動自如,无有老態。公正我等以德,啟以智,苦以勞,和以樂,授以數,非惟傳道、授業、解惑也,亦存亡開新育人也。
學習之難,非學也,難於習矣,聞而不習,不如不聞也。公身正為範,行端為表,此習而有教者也。比之學而施教者,天壤也。三年之教,師誨聞於耳,行於身,勿有非分無禮,至今不邪矣。
教授之難,非教也,難於心矣,言至而心不至,身到而志不達。空有教授之名,而無桃李之實,今之教授或如是矣!公志存高遠,心懷諸生,履踐三尺之臺,手持五寸之筆,無輾轉之怨,無久長之忿。非有得者,何以至此?
孔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公尊聖授徒,亦有其成也。數千弟子,為政有焉,執教有焉,為學有焉,從商有焉,上下咸布,左右悉居。為師德廣如是,大行若斯,實乃吾輩之幸也,敢不勖乎?
壬辰孟秋,烏江同學會。公欣然,憶念不絕。廿二年長隔,咫尺間相融。師生同樂焉!
師母楊氏,莊而斂,賢而慧,下路中學與公識,自此為伉儷,五十餘年矣。彼相知相惜,如鼓瑟琴。
余幸而承教於公門,幸而同業,臨深履薄,何敢懈怠焉!子安序曰:渔舟唱晚,响彻彭蠡之滨。公好漁,朝而往,暮而歸,不暇耄耋,蔺市之滨,枳城之浦,亦有所响彻矣!壬辰孟秋仕隱君謹識於廣州六藝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