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June月
175:15:52
思念多于泪水
刘欣 思念多于泪水
纪念母亲逝世三周年
今天(6月17日)是我母亲逝世三周年纪念日.三年前的今天,历经五世(清朝、民国、日伪、国民党、解放后),饱经风霜,寿至94的老人驾鹤西游。弥留之际母亲还在思念我这远方的儿子,但我护理瘫痪在床的老伴难以成行,没有最后向母亲告别。
母亲没有显赫的业绩,却有平凡感人的事迹。她心地善良,艰难一世,一生以辛勤劳动为荣,以诚信待人为荣,以助人为乐为荣,以服务社会为荣,铸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生。母亲走后,子孙想,亲友想,熟悉和认识的人无人不想。这是千金难买的人间真情。
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影响,母亲无文化,解放后参加识字班,后粗通文字,能记账,能看报,将近90岁每天还看《北京晚报》.北京解放不久,她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很快就度过了迷惑和不适应的阶段,诚心诚意的拥护社会主义,终其一生,并多次被评为街道积极分子。
母亲对我的挚爱,倾尽海水也难以写完。我从母亲身上感受到母爱的无私、伟大、神圣和真诚。思念绵绵,倾情难报。
生我的时候,母亲大出血,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保住姓命,是为万幸。母亲的惊吓、痛苦可知。
我三岁时,弟弟尚在褓襁,父亲因病逝世,时年22岁,母亲孤灯独守的艰难岁月中,抚养我和弟弟长大成人。
我是长孙,自幼丧父,在大家庭中十分娇惯,铸就了我倔强好胜、难以驾驭的性格,让母亲操碎了心,在家族中又要护我,又要不得罪他人,其境艰难。
我从初中三年级开始就不认真学习了,母亲为我请家教,督促我学习,烧了我看的《红楼梦》(母亲说,我外祖父说就是不能看这本书),我在被窝里拿着电筒看《水浒传》,学至高二,一无所获。参军后因水平低,工作难开展,才理解母亲的深情,才感悟母亲的深恩,才开始发奋读书,才有了今天在博客上的写文评文的自由翱翔。
我三个孩子,我弟弟三个孩子,母亲抚育了六个孩子,北京的一家成了小小的托儿所。晚上睡觉时母亲身旁横躺竖卧一片孩子。母亲昼夜服侍,精心照料,把他们带大。
我17岁离家参军,母亲几乎天天思念,日日祝福,母亲的心中把我摆放的位置最高,操心最多,挚爱最深。晚年老人开始对火葬不通,曾恳求一样的让我保她一个全尸,我却坚持所谓“原则”,表示我不能哄骗您,不能答应您。最后是母亲自己想通了。我连一句顺心的话也没说。
文革中我受挫,母亲来看我,我怕连累母亲,第二天就让同事把母亲送走,后来母亲告诉我,半路上曾想过自杀,但为了不该儿子添麻烦,放弃了轻生的念头,还是为了我。
晚年我疾病缠身,老伴瘫痪在床,母亲极为关心,心疼我,惦念儿媳,电话里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们保重,说起自己总是两句话:我没事,我没事!弥留前两天我打电话,母亲还是说:你保重,我没事。
母亲生前就把自己的后事安排好,衣服、被褥自己做好,其他物品让孙女买全,最后连黑纱,别针也准备好。老人家把存折交给家人,整个后事没花后人一文钱。世界竟有这样伟大的母亲,这就是我的母亲。
我是含着热泪写这篇祭文的。
我永远对不起我的亲爱的母亲。如果世界都像您这样,这个世界该是多么美好啊!
高山景行,思念长存,慎终追远,灵魂不朽,母亲在我心中是一座永远矗立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