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June月
2421:32:11
难以弥补的遗憾
刘欣 难以弥补的遗憾--有感而发之十一
我与老伴是地道的捆绑夫妻,家庭包办,从小娃娃亲.金婚过后又七年,2005年4月24日仙逝,终年77岁.老伴病29年,最后10年瘫痪在床,我昼夜服侍,耗尽心力.老伴走后,我悲痛欲绝,几乎每月写诗一首,以表思念,整整一年我写了12首.抄录几首如下:
撒手人寰八十天 难解难挥旧情缠 超脱乘云飞天宇 断肠春色在人间
离情诀别九十天 梦牵魂莹夜难眠 起死回生若有数 老伴重返世尘间
梦断香消一百天 旧室依然泪难干 此身行作大荒土 犹吊祭馆一泫然
天上人间两地隔 梦缠情绕难解脱 网上相见独角戏 千言万语一人说(注:老伴茔地有网上纪念馆)
夫妻之情,瀚海同深.从这几首诗看,似乎可以断定我们俩是缱绻缠绵,如胶似漆的恩爱夫妻.实际恰恰相反,再看下面两首:
生前少唱和谐曲 走后猛省皆是情 回忆往事无休止 苦夜难眠闻鸡鸣
匆匆离别整一年 沉沉度日思绪缠 懊悔畴昔争吵日 深藏缱綣在今天
感情这个东西十分奇怪.生前我看她似乎全是毛病,走后我看她几乎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人,她的毛病在我的心目中完全消失.我这才明白,感情是没有是非的心绪,是缺乏理性的心绪.尊重感情,但真的不能完全相信感情.但进一步我又体会到,有时感情跳跃性的变动是反省和醒悟的结果,是成熟的表现.
我们俩都有突出的水火不相容的个性,.我们俩在性格各异、爱好不同中度过了几十年春秋。结婚的前十年,我在部队,她在地方工作,一年难得一见,书信往来,还算平静。从1958年起,团聚了,是好事,但矛盾凸现。她好动,我好静;她唱歌、跳舞、演戏、打球、看电影,看电视,爱好广泛,我除了看书看报外,别无所好,收藏、集邮还是晚年的事;她喜欢美化生活,吃穿比较讲究,我与它截然相反,虽然不是不修边幅,但从不讲究吃穿;她从不让我买东西,她买东西质优价低,我买东西质次价高;她从不让我做饭,她是医生,做饭讲究营养,讲究味道,我做饭凑和胡弄;在城市逛街,从未并肩走过,总是她在前,我在后,保持一定的距离,她爱逛商店,我愿跑书店;看电视也看不到一起,她喜欢看电视剧,我喜欢看新闻;她说我不懂生活,我说她浪费时间;她性格温顺,话语不多,我性格急躁,十分健谈,我俩说是争吵,实际生气时她不说话;她是搞技术的,生性细腻,小事当大事,我性格豁达,大事当小事;她感情奔放,我一是当时工作忙,二是守旧,缺乏今天年青人那样的激情;我喜欢小孩,她说“我不喜欢孩子。我当了半辈子助产士,整天跟孩子打交道,够了。”对自己的三个女儿也缺乏应有的母爱;她性格超前,即使买苹果,也是三个孩子每人一个,有时她买的东西自己多留点,孩子也不准动,只有最小的孩子胆子大敢拿;经济上也是分得一清二楚,除各自拿出一部分公用外,其余归己,互不过问;她吃饭细嚼慢咽,牙不好,我吃饭狼吞虎咽,胃不好,她说,你不用牙,当然牙好,胃不好。时光荏苒,岁月不居,我们俩几十年的夫妻生活就是这样过去的。
捆绑不成夫妻.捆绑也可以成夫妻.只要不想拆散,就应该和谐相处,和谐相处中不是没有矛盾.感情可以交融,看法可以交换,思想可以交流,极而言之,即使一时突破爱情底线,只要有诚意能谅解,也不是不可挽回的.何况,夫妻生活中又有多少大是大非,退一步海阔天空,一钻死胡同,自找没趣,简单的问题往往复杂化了.我与老伴在岗时争吵较少,原因是当时的氛围没法提供吵架的条件,俩人白天上班,假日很少,晚上她还经常去值班,几乎每晚不是学习,就是开会,见面机会少,后来她病退,我离休,在一起的时间多了,争吵的机会也多了.究竟为什么?至今也说不清.过去的日记中说.我病均源于她,我死也源于她.究竟什么事,一件也想不起来.回想起来,捆绑夫妻是一个原因,但值得思考的是,她走后我却百般思念,万般恋情.我想了一下,无外乎有这几种因素:一是,毕竟有几十年在一起的经历,形影相随几十载,无情也成有情人;二是我总有负疚的心情.她爱好广泛,过去在城市工作条件很好,随我来边远地区工作,限制和抑制了她聪明才智的发挥,跟我受了不少苦.她思念故乡-北京,我始终没有了却她返回故乡的心愿.三是,人的感情真是千变万化,她走了,我只想她年轻时:美丽的倩影,庄严的仪容,温柔的性格,美食的技能,别的全忘了,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许多夫妻相处应该和谐的道理.个性相异,这是正常现象,犹如人的脸厐,人的指纹一样,难以雷同.夫妻之间也应该尊重各自的个性,互相尊重首先要尊重各自的个性,夫妻间不存在谁改造谁的问题,尊重个性.和而不同,合二而一,和谐相处,是为上策.以前难以理解这一点,现在懂了也晚了.希望所有夫妻特别是年青的夫妻都能懂得这一点.
夫妻生活是生活中的哥德巴赫猜想,难以解读,但模糊概念有时比明确概念更明确.夫妻生活中运用模糊概念,更利于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