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December月
2918:39:32
纪念老伴诞生80周年
刘欣 老伴80岁寿辰纪念
今天是老伴80岁寿辰。
她从60岁开始几乎总是叨咕,我一定要活到80岁。因为她的高血压是遗传,母亲、哥哥、两个姐姐都死于此病,她下决心要超过他们,活到80岁。
她十分关注她的病,由于她是医生,有医学常识,所以在服药上特别注意,平时按时服药,定时换药,这是她的生活第一要务;
她十分讲究饮食,注意营养搭配,每天水果不断,不吃肥肉,不吃蛋黄,不吃酸菜,没顿饭都是荤素搭配,有菜有汤,她从不让我做饭,说我做饭糊弄;就是买菜卖粮买油也不用我,说我买东西质量不好;
她十分注意卫生,每天三次刷牙,饭前饭后洗手,衣服换得特勤,每天晚上洗澡,手巾破损了还是白的。
生活有序,按部就班,慢条斯理,绝不着急,整个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
当时我不适应,今天十分怀念。
我至今钦佩她的有两点:
一是,无怨无悔的跟着我走遍天南地北,最后从城市来到偏僻的北大荒,她的事业,她的爱好,几乎都被我影响了;
二是,她事业心极强,作为妇产科医生,她所付出的辛苦也只有我知道,半夜接生是经常的事,有时还要去农村接生,三九天顶着烟炮坐着马扒犁奔走在农村小道上,每次补助五角钱,收费3元钱,她开始是做医务行政工作的,因为她是北京市助产学校毕业,后回归本行,通过学习能够做剖腹产了。
今天看来也不知道她是优点还是缺点,她的消费观在当时与众不同,她的钱完全用于生活享受上,她讲究穿着打扮,服饰追求时尚,记得刚来农场不久就赶上整风,她当时是场部的托儿所所长,农场就有她的一篇大字报;她对三个女儿,看来有点缺乏慈爱之心,孩子是我母亲抚养成人的,文革期间孩子回来了,她只是忙于工作,对孩子很少分心,吃的东西分几份,她的那份孩子是不能动的。在我的印象中孩子的学习似乎也没有管过,她提倡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两点都是超前的。孩子至今也没有埋怨过她,也许是时代所致,也许是她的性格所致。
48岁的时候她就沿着她的几个亲人的步子病倒了,还是血压高所致的脑出血,昏倒15天,她又醒过来了,她又生活了29年,实际是与疾病搏斗了29年,最后的十年她终于倒下了,一直没有再坐起来,她的生命是顽强的,在病床上又生活了十年,才遗憾的离开人间。
我们的婚姻不是协调的,但至今我想到的都是她的优点,她晚年没有享受多少美好的生活,也许她年轻时追求的生活美好,使我在今天少一点遗憾。
她走后,我写的一副挽联是:家庭包办,定情北京城;相濡以沫,魂归北大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