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January月
423:15:22
关于郑公盾同志在《救亡日报》工作情况
咪咪 <救亡日报>是抗日时期先后在广西桂林出版的一张党领导的进步报纸。社长是郭沬若,总编辑为夏衍,主要业务骨干有林林、廖沬沙、张敏思(当时叫张尔华)等,报社编辑记者大多为地下党员,左翼文化人。报纸一直受到党中央的重视,1938年周总理在武汉亲自指示救报办报方针为:宣传抗日、团结、进步,但要办出独特的风格来,办出一份左、中、右三方面人都喜欢看的报纸。此外八路军驻桂办事处主任李克农、南方局廖承志等亦经常过问关怀报纸情况,由于方针正确,报纸在抗日大后方对推动抗日救亡运动和提高人民的觉悟上起了相当大的影响。郑公盾同志于1939年参加<救报>工作至1941年初报纸常被国民党查封,在这段时间内他对报纸作出相当贡献。
1939年秋,郑经张铁生介绍到报社工作。张铁生是老共产党员,是大后方的著名学者。(解放后在中调部工作,已病故)时任广西大学政治系教授,郑当时是该系学生,因他学习成绩优异、思想进步。张铁生很重视他。张与夏衍熟,即把郑向夏推荐。当时广西大学政治学会在救报辟一版面办专刊《青年政治》。张推荐郑任该刊主编,郑任主编期间,既编亦写,文章内容紧密结合现实。针砭时弊,呼吁抗日、团结、进步,整个副刊办的虎虎有生气,显示了公盾同志的才华和政治热情。专刊出到13期,因思想倾向“有问题”,被迫停刊。后郑又调到<救报>资料室工作一段时间,在十分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他除兢兢业业做好资料工作外,还撰写了许多文章、诗歌、散文、通讯报道等先后发表于<救报>副刊“文化岗位”及其他版面。1940年底皖南事变发生后,他义愤填膺,冒着白色恐怖的危险写下了“当千成人民流着眼泪的时候,我仍然要唱下去,仍然有坚强不屈的信心”的诗句(见当时发表于“文化岗位”的诗篇《谁能唱下去?》展示了他坚定的革命信念,1941年初救亡日报停刊后,大家都转移到其他地方,他则回广西大学。据说此后不断受到迫害。
我们与公盾同志接触时间虽短,但总的印象都不错,感到他为人朴实、善良、正直、老实巴交,又有些书生气,政治上要求进步,事业上勤奋写作,中文底子厚,文字有功力。晚年虽身染重病,仍锲而不舍,闭门挥毫,著书立说,终身为党的文化科普事业奋斗,可说鞠躬尽瘁,令人敬佩。他不幸逝世消息传来,党的文化事业失去一位杰出战士。我们深感伤悼,谨记上情况供有关同志参考,以表我们怀念之忱,并请家属节哀。
电话:5121243,林 林(原救亡日报编辑部党支部书记原中国对外友协付会长,今离休)
电话:863177, 张敏思(原名张尔华,救报经理,今为国务院离休干部)
电话:5006060,高 汾(救亡日报记者,今为经济日报离休干部)
刘和坤(救亡日报工人,今为北京测绘局离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