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June月
1622:56:53
我们是夷简宰相的后裔
吕宗明 刚看到一个帖子如下:
“八仙之首”吕洞宾家谱在京发现始末
今年8月18日,笔者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部查阅家谱发现了“八仙”之一蓝采和的家谱,证实蓝采和确有其人,蓝采和祖籍河南落籍江苏上元(今属南京),其后裔在浙江、福建、广西、湖南、四川、台湾等地繁衍居住,北京《新京报》、南京《金陵晚报》等媒体曾广泛关注,之后笔者就开始留意搜集另外七位仙人身世的家谱、地方文献、笔记等相关资料。笔者在互联网上搜索,并未见吕洞宾家谱被发现的媒体报道,却在有关吕氏宗亲的网上留言,开始知道南宋大学问家吕祖谦的先祖吕梦奇为吕温4世孙,而从有关文献可知,吕温为吕洞宾的伯父。这样一来,为笔者发现吕洞宾家谱提供了线索,只要发现吕祖谦的家谱,就等于发现了吕洞宾家谱。而乡贤吕祖谦是浙江金华人,笔者曾在多年前搜集过他的家谱,在浙江金华、缙云、上虞等地发现过吕祖谦后裔的家谱。
上虞吕氏为吕祖谦堂弟吕祖璟后裔
当笔者于8月27日重新翻阅笔者多年前发现的上虞乾隆年间编修的《虞邑西乡吕氏宗谱》(1册)和清光绪21年编修的《虞邑西乡吕氏宗谱》(10卷,8册)时,发现在其谱序中“吕洞宾“名字赫然载入其中,而且其谱系完整,资料可靠,确实解开了河东吕氏吕洞宾的家族之谜。
根据该家谱记载:“考吕氏,姓分炎帝,系出齐封,其在上虞吕家埠者,系唐兵部侍郎梦奇公次子龟祥公后裔,龟祥公生蒙亨,蒙亨公生丞相公申国公夷简,夷简生申国正献公公著与温公(司马光)并相,历事四朝,著相绩荐程颢夫子为太子中允,尤其盛事也。公著生荥阳郡公希哲,希哲尝从胡安定先生与程颐夫子游,以儒行名世。故有中原文献之目。长子好问公,护驾南渡,爵东莱侯,封秦国公,始居婺,自夷简公至好问公,四世为相,好问公生五子,本中、揆中、弸中、用中、忱中,本中(应为弸中——笔者注)生大器,大器生成公祖谦,用中生奉议大夫大椇,公生一子祖璟,公淳熙中授两淮安抚使,赠武公大夫,遂自婺迁剡,家于剡溪贵门也。长子询,浦城县丞,其四世孙曾六自剡迁虞,因系出贵门,不忘其本,更名贵六,是迁虞之始祖。”
( 乾隆38年翰林院编修经筵讲官吏部左侍郎曹秀先撰《虞邑西乡吕氏宗谱·修家谱序》)。大“大器,弸中之长子字绍先,荫补将仕郎 ,历宣州清湘县丞,累迁黄池二州知州诏除仓部郎中,又迁知吉州主管崇道观朝散郎。生四子:祖谦、祖俭、祖节、祖烈。祖谦字伯恭,大器长子也。荫补将仕郎,隆兴元年登进士,中宏词科,循从事郎,严州教授,大学博士改宣教郎,秘书省正字主管台州崇道观,诏除秘书著作郎,迁直秘阁,主管宁州神佑观,改著作郎,主管亳州崇道观,官至朝散郎。”
通过以上人物时间对比,与我们江西赣州上的家谱是一样的。
吕韬生梦奇、梦彦二子。梦奇生龟图、龟祥二子。龟图生六子,蒙正为次子,蒙正生于公元946-1011年宋太平兴国二年凳状元,在大宋真宗时任相位,三次入相位,生九子。龟祥生三子蒙周、蒙亨、蒙巽。蒙亨生三子夷简为三子,夷简生公元978-1043年当过颖州推官有宰相,生有五子,公著为次子,公著在庆历二年凳进士,元佑初与司马光并为贤相拜司空同知枢密院平章军国事宋经来宰相。我们是夷简五子公绰的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