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May月
199:41:29
令和冷的来源
冷姓 令姓来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乐官伶人之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在典籍《诗·邶风·简兮序》中记载:“伶官,亦泠官,乐官也。伶氏世掌乐官而善焉,故后世多号乐官为伶官。”西周时期乃至春秋战国,在周王朝和诸侯国中,伶官皆是内大夫,属天官所辖,即由王政直接管理,在国典、祭祀、迎宾、国丧等诸多重大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伶官之后有去“亻”简字为姓氏者,称令氏,读音作líng(ㄌㄧㄥˊ)。
冷姓来源
源于上古,以技为姓。是泠氏所改。相传黄帝有一个乐官叫做泠伦,是我国古代音律的发明者。黄帝让他制定音律,他从大夏的西边一直走道昆仑山北,才在山后发现了一种适宜于做律管的竹子,他采伐了一些笔直而且厚薄均匀的竹子,先做成一根根三寸九分长的管,将它吹出的声音定为黄钟律。然后按比例制作了十二根长短不同的管,带到昆仑山下,根据凤凰的叫声来进行矫正。据说,公凤凰能叫出六种声音,雌凤凰能叫出另外六种声音。这十二种声音正好与他制作的十二根管子吹出的声音相同。泠伦将十二乐律的奇数音叫做“律”,偶数各音叫做“吕”。和起来就叫做律吕。十二律正好是一个八度的音程。接着泠伦又制作了是二口编钟,使他们同宫、商、角、征、羽相配合。这些完成以后,便于仲春二月乙卯的那一天,当太阳出现在奎方位的时候,由泠伦指挥,演出一场盛大的乐舞。乐舞的名字叫《咸池》。并赐他以名为姓,称为泠氏。泠又写做冷。所以世世代代的掌管宫廷音乐的人称为“伶人”。后来又成为演员的名称。泠伦的后代子孙称为泠氏,后来写错,误传为冷,成为冷氏。 注:宋代羌族、现代苗族、土家族、彝族、满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均有此姓 二 迁徙分布 冷氏望族居住在新蔡(今天的河南省境内)、京兆(今陕西长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