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August月
138:56:33
畅氏渊源
畅国良 一.畅氏渊源
畅姓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公族大夫,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有诸多史料、文献记载中,指畅氏出自女真族,为满族独有姓 氏。其实这个论断是错误的!
在唐朝,著名茶圣陆羽在《茶经·七之事》引释道悦《续名僧 传》说:“宋绎法瑶姓畅氏,河东人。永嘉中过江,遇沈台真,请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永嘉中过江,遇沉台真,请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永明中,敕吴兴礼致上京,年七十九。永明中,敕吴兴礼致上京,年七十九。”从中,人们不仅可以看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僧道在江淮以南的寺庙中已经有尚茶的风气,而且从此也可看到,畅氏族人已经颇为人们所识。
中国国家图书馆墓志第6958号拓片记载的《柳淮及妻畅氏合葬 志》,其首题记载:“明处士乐溪柳公暨配畅氏合葬墓志铭”;盖篆书题:“明处士乐溪柳公暨其配畅氏合葬墓志铭”。该墓志由明朝的张鲤撰,锺铎正书,方元焕篆盖,铭于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农历11月9日,该墓志出土于山东省临清市。显然,根据此方墓志,说明在中原地区早就有畅氏族人生息繁衍。
实际上据史籍《风俗通义》、《陈留·风俗传》等的记载:“畅出姜姓,齐后,望出魏郡。”
畅氏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齐国,为公族之后。畅氏始祖吕望深谙文韬武略,为劝周文王不要贸然攻商,曾以一段非常精彩的语言来劝说他:“鸷鸟将击,卑身翕翼;猛兽将搏,俯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
春秋时期,齐国之公族一支为别于同族他支,以所迁居之畅邑 (今吉林畅邑)为姓氏,改称畅氏,仍尊吕望为其始祖。
明朝末年,有畅氏族人投靠佟·努尔哈赤的后金政权者,被编入满洲镶白旗。入关后随爱新觉罗·多铎镇压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因功被列入旗籍,但仍为汉族。
得姓始祖:吕望。
即姜尚,字子牙,初隐于渭滨,周文王猎于渭水遇之,与语大 悦,说:“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太公望,俗称姜太公。在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伐纣的过程中,吕望发挥的作用主要是:一,制定了恭顺事殷,麻痹商纣的策略;二,采取了争取与国,翦除商朝羽翼的步骤;三,鼓舞士气,严明纪律;四,指挥了牧野之战,亲自受命突击,击溃商军主力。
在辅佐周武王完成灭商大业后,吕望被列为社稷首功,被封于齐邑,定都营丘(今山东淄博),成为齐国之始祖。在有周之朝,齐国有征讨五侯九伯的特权,地位在各诸侯国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