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February月
2513:27:42
各地族谱简介(陆续刊登)
千里马 一
已知编写和记载最早的初氏家谱---山东烟台市福山区永福园《初氏家谱》
《初氏家谱》(山东烟台市福山区永福园、高疃镇孙家疃村,十七代孙:懔(示换成旦字)、十八代初有绩、天相首修于乾隆甲子年间(1744年左右),初积善等同治二年(1863)、初福坤光绪三十三年(1907)续修,堂号:敬一堂,初由奎提供),记载:二十三世。十八世初有绩写的序中有:吾族初姓一家,按古籍历历考之时昉有云“受生季连,姓缘于楚”。
谱书中《初氏门中先远世代宗亲公位》中供奉二十三代
一代:初整(元朝人,是初慧安的二十二代),二代:初玉;三代:初才(子:怡、怀 、 恂)、抃、拭 、晋、拱;四代:初怡、怀 、 恂 、恺 、悌 、全 、恬、 恒 、悦、恢;五代: 六代:湖北安陆府潜江县宗老祖初灏(hao),洪武(1368)年中举,贤良方正,授知县; 七代:八代:黑石社宗老祖初得,奉直大夫,任直隶隆庆州知州;子:初贤;九代:潜江县初珍,成化(1465)年间举人;黑石社宗初贤,成化(1465)癸卯科举人,直隶隆庆州知州,大明府知府,山西庆阳府知府,广西庆远府知府;后裔:台上、楼子口;务本社宗初浩,成化四年(1468)贡任陕西郏鄜州州判;十代:初旭(东枝,子:应、守经)、初豪(西枝,子:丈、增);东枝老谱已具兹不再述。潜江县初杲(gao),字启昭,正德(1506)进士,授监察御史、云南布政司参政。十一代:西宗一枝:丈,宗子:文受;西宗二枝:增,儿子:文学、文举;西老一枝;西太一枝。十二代:西宗一枝之一:文受,子:化;西宗二枝之一:文学,子:三聘、三泰、三畏、三昆、三思;文举,孙:道亨、道祥;文魁、文经;博兴县宗老祖初珏,嘉靖中六合县县丞。黑石社宗初学诗,嘉靖十八年,恩贡。黑石社宗初学书,嘉靖间贡士。西老一枝之一:文松,子:三荣;西太一枝之一:文高。十三代:初化(是初慧安的三十四世);初渤,嘉靖间贡士。初旦,万历(1573)年间,山西太谷县知县。三聘等等略;十四代:道隆、道名等等略;十五代:效先、维先等等略;十六代:懋魁、可大等;十七代:懔(示换成旦字)、中果等;十八代:正已、有绩等(以后为范字)-秉(善、龄)-修-仪-福-由-本-立。乾隆年间自十八世起范字:“有秉修仪 福由本立 钧祜荣新 敬承全禧 祯泰咸亨 仁智永继”、“致躬谦厚 顺信尚贤 善长嘉会 义和事干 衍时奇闰 富业居安”。
备注:1、根据湖北洪湖谱书:潜江县初灏与初珍、初杲是祖父、父、子之间的关系,而永福园谱书将潜江县宗老祖初灏列为初整的第六代,初珍、初杲分别列为初整的第九、第十代,排列有矛盾,根据初灏、初珍、初杲的出生时间和初才出生大约时间(1240年左右),初灏应该是第八代符合时间逻辑,“洪武(1368)年中举” 按《安陆府志》应该是“宣德十年举”,初珍、初杲记载代数符合逻辑,因此湖北潜江的一世初进忠(1359-1430)推算为初整的七世,是初慧安的二十八世。2、永福园的始迁祖初旭、初豪(十世)于明朝正德年间会同东西各支老祖从芝罘岛迁到潘村(永福圆),即《初氏家庙序》提到“况历十世,更迁于永福园者”。十一世初守经(东枝)、初增(西枝)于明嘉靖年间会同各支老祖各立新茔于潘家岛(永福园)村后;永福园有第二个芝罘岛之说。初整到初豪等共十世葬于芝罘大疃疃后。现在已经繁衍三十三代左右。2007年7月14日下午,文登史志办的初钊兴赴烟台到福山区永福园居委会,查知全社区(村)1400户居民,其中初姓134户,为全社区(村)第二大姓,大部为“东初”;“南初”不足十户,且迁来较晚。3、孙家疃村始迁祖初道名(十四世)于明朝末期由永福园迁来,从永福园抄来家谱,又建立孙家疃支谱。4、福山区永福园初由敏回忆原《初氏宗谱》情况:共三册,宣纸订成34成34公分版面,每部四公分厚,封面有山东巡抚盖的印章,谱书一、二册为篆体字。第一册记载楚国到唐朝初期祖先名讳,第二册记载锦州杏山东北老茔祖先名讳,第三册记载到芝罘岛后祖先名讳。此孤本谱书由初由敏家保存,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他母亲把三本谱书埋在土中,后有人举报,家谱被烧毁;当时,初由敏不在家,得知后大哭两天,追悔莫及,每每想起,心中是块痛。5、根据初有绩《初氏家谱》的序言,初氏以前有宗谱,但无族谱。本族谱是以初整为第一代。
《初氏家谱》(山东烟台市福山区永福园,初福寅提供),记载:十二世,初守忠为初整的十一世。范字:“守、应、日、复、廷、大、(-)、希、龄、修、仪”。
(清朝道光年间)初文斌留稿,摘自《初氏族谱》(初世琳等1917年编修)
一代老祖慧安公始居业芝罘;二代老祖五人,居宁海者有二;四老祖后登州其汝为公,宋元丰登科,即芝罘老茔之十世者也;金时分立福邑迁居邑内者,则曰三老祖后。
黑石社台上村老祖、西牟村老祖斯二支兄弟支也;黄埠村老祖、老岚村老祖斯二支老支也;楼子口老祖前老支也;河东老祖即芝罘宅后茔右支也,住孙家庄;
务本社老祖七位,始于明季,而分焉者老支也;莱阳县老祖原分老支也;河东前支老祖同莱阳支也,住孙家疃;初旺庄老祖系宅后茔之老支,始落潘村;上房村老祖亦老支也;成山老祖始于明时分镇东海为居,今为荣成县;登州府老祖有二,其一亦成山支也,原镇登州;文登县老祖亦成山支也;桃园村老祖即务本社分支也;潘家岛后名初家岛又改永福园系十二代文学公之后;朱丛村系文学公之弟文举公之后。各村皆系由明时分徙。
黑石社老祖讳贤,大明成化年癸卯科举人,任直隶隆庆州知州,升大明府知府,转山西庆阳府知府,又调广西庆远府知府;元配孙氏封宜人,任娶某氏生二子,未归籍,今已成族在籍,子孙即今台上村楼子口皆是,所谓前老支者也。吾初家村由明时自楼子口徙居此地,自明至清,历年兑交楼子口皂粮钱五百文,系由允召、应召二公支内分纳,后往返不便,两方商酌,作归楼子口;至今在楼子口尚有半口盐锅底,其皂房皂地俱被典卖,该皂户化名初五尔;御林册上今犹存焉。
根据《初氏家谱》(烟台福山县永福园村)有关内容对清朝道光年间初文斌留稿理解:
1、“河东老祖即芝罘宅后茔右支也,住孙家庄”
是指“元代初整的十四代:初国镇”,谱书记载:右一枝一之一:国镇,寄居河东孙家庄,子:登。
2、“莱阳县老祖原分老支也”,“初旺庄老祖系宅后茔之老支,始落潘村”
见《初旺庄初氏家族源流考》。
3、“河东前支老祖同莱阳支也,住孙家疃”
是指“元代初整的十四代:初道名”,谱书记载:十三代西老一枝一之一:三荣(其父为文松),子一:道名,徙孙家疃。
4、“务本社老祖七位”、“十二代文学公、文举公”是指元代初整的十二代:文受;文学;文举;文魁、文经;文松;文高共七位。初文学居住在永福园,初文举的的孙子:道亨、道祥寄居山东村驸马生后,道祥葬朱丛茔。其余五位迁居他处。
5、“黑石社老祖讳贤…”一段略
初贤是元代初整的九代,山东烟台牟平 (现在为莱山区初家街道办事处) 初家村的一世为初朝(生于明嘉靖至万历年间,约1522-1573)、初卿、初臣等是初整的十二代,他们来自楼子口,是初贤的四世孙。
6、清朝登州府共辖1州、9县,计有宁海州、蓬莱县、黄县、福山县、栖霞县、招远县、莱阳县、文登县、海阳县、荣成县,治所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