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April月
1911:14:38
第五次中华俞氏宗亲联谊会(深圳)常务理事会
俞翔 尊敬的各位宗亲、各位嘉宾,大家好:
今天,中华俞姓各脉人士在此聚会,相互问候,相互祝福,亲如一家,我感到非常的高兴!首先感谢此次聚会的筹办方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机会。2006年5月我在上网时得知中华俞氏宗亲联宜会第四次大会召开的消息,我满心喜悦地与会议组织的前辈们取得了联系,并且很荣幸的参加了联宜会第四次会议。大会期间我接识了众多的与会宗亲,了解了俞氏宗亲联谊会,学到了很多东西。回到江苏后,我宣传了俞氏宗亲联谊会,并与江苏省原副省长俞兴德、俞敬忠、及现任江苏省淮安市副市长俞军等同志取得了联系,并得到他们对俞氏宗亲会的认可与支持。我接到了参加本次会议的通知,我很高兴,因这表明组织会议的前辈对我的信任和厚爱,但我也担心我年龄小文化有限,怕挑不起理事重任。请各位宗亲多提宝贵意见!
今天会议在这里召开,就是用联谊会这个方式联络宗情,建立友谊。使我们海内外俞氏宗亲欢聚一堂,共叙亲情。更深情地感谢来自各省、州、市的中华各族各支、各房、各脉的俞氏宗亲,大家不远千里汇集在 此共商俞姓团结共建、联谊联亲、寻根索源、开拓创新、缅怀先祖、昭示后人的大事,这是我们中华俞姓数十余万子孙自强不息、兴旺发达、爱国爱族、精进奋斗的真实不虚的展示!同时也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变化,但中国人的宗族观念始终没有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族亲之间联络日渐趋多。是什么力量把我们汇集在这个大好的发展形势下呢?是当今盛世的以人为本带来的一派祥和,物质文明繁荣,精神文明昌盛。是中华民族的血缘与骨肉亲情中华民族的子孙血脉中,永远流着祖先赐给我们的刚正不阿、自强不息、战斗到底、永不低头的血液和精进乐苦,培育了我们热爱祖国、热爱家族的忠、孝、礼、义的高贵品格。“因缘和合”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在如此大好的形势下我们应该抓住机遇,为俞氏家族的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当今网络世界信息化的新格局,推动和提高了中华俞姓的亲和力、凝聚力,取得族亲的广泛认同。为增强俞族同胞血缘、骨肉亲情的联谊,促进中华俞姓文化精神的繁荣昌盛,为中华俞姓实现亲情上全族和谐,文化上全族共享,经济上全族发展,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更加广泛的文化交流,商业合作。建立俞姓家族网络信息系统是我们的需要又是一种必要。在这种形势下,“中华俞网”会为中华俞姓同宗、同源传播信息,互相联通,疏理根脉,寻根问祖,发挥积极而有力的作用。这仅仅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这些都是我们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和突破口。具体如何开展网络信息交流我们还需吸取其他氏族建设的宝贵经验。
血缘、骨肉亲情,是永远扯不止、砍不断的宗亲纽带。中华俞姓家族有大家风范,我们耕读持家的文化是精神支柱,在当今和谐的社会形势下,较大范围内实现人才、地域、行业、经济优势的互补,合力开发经济,才是俞姓家族振兴的基础。“血缘是纽带,文化是精神,经济是基础”我们成功的走到一起来了,我们已经迈出了最艰难、最伟大的第一步!
我来自长三角地区南京,深感经济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无论是从国家的进步、繁荣、社会的和谐稳定还是从俞氏家族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都应该同心协力,不分你我,共同创造俞氏的繁荣富强!
最后预祝2007年联宜会圆满成功!祝各位同胞来宾和你们的亲友心想事成,吉祥如意!
2007年4月 南京俞翔
因时间,没有及时提交会议,故在这里公布!
第五次会议2007年11月将于江西婺源县召开!
组委会联系人:俞长禄(13803594198)
俞柏森(13479392666)
南京 俞翔 2007.4.19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