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September月
117:20:0
丽水官桥祝氏之兴衰祝培 丽水官桥祝氏之兴衰
浙江丽水县志记载:唐祝寔 祖籍鲁兖祝国,先人在晋代战乱中南奔。自安徽宣城徙信安(今属衢州、江山)而括苍。
祝寔 唐登第中丙科,五代(公元907-960年)初,授处州判官,爱民廉节,遭朱梁易位。不仕。举家迁丽水县西北官桥里(今丽水莲都区联城镇官桥村)。后梁乾化(公元911-914年)中,转朝散郎,以子坦贵,赠金紫光禄大夫,加司徒、河南郡公。祝寔生于唐咸通戊子(咸通9年,公元868年),卒于周显德己末(显德6年,公元959年),享年92岁。
配曾氏,封蓬莱县君,累赠河南夫人。卒后合葬于丽水宣慈乡二十五都杉坑岭之原。(今丽水曳岭一带)。曾氏夫人生三子。长子 祝坦,仕宋,官兵部侍郎,居龙邱。次子 纑,幼子 缜 ,封中奉大夫。
官桥祝氏子孙繁衍,人才辈出,贤能者众多。如寔之孙祝儒,官封朝议大夫。宋绍圣(公元1094-1097年)进士。祝敞,授建州司理参军、武学教谕。祝天佑,抗金兵,壮烈殉国。河北太原府(今山西曲阳东北)盂县主簿。祝公明,被《宋史》立传。祝缜之十三世孙祝大朋,父子三代(祝彦芳,祝金),历官处州。祝大昌,祝昆父子,以孝载入《国史》等人均出自丽水官桥祝氏。
祝大朋 字公亮。是祝寔的十四世孙,原名大明,因避国讳,改名大朋。曾修括苍谱。元延佑(公元1314-1320年)初,受荐任武义县儒学教谕。后迁吉林层山镇巡检,台州杜续盐场管勾,处州录事,潭州路录事,处州路总管府经历等职。曾捐资修建处州城。所居官桥,东临太平港,官桥在元代是木质小桥,常被湍急的大水冲走。当年大朋造舟以济乡人渡河,并献出部分田地供操渡者修船用。并创建义庄,以济族人。又办学校。教化乡间子弟。
大朋 生于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卒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享年八十二岁。
配林氏 ,为宋户部侍郎林觉(字大任)之孙女,卒后合葬于丽水良山。
生子三人,长子祝嵩,松阳主簿,次子祝岑,字彦芳,莱州通判。幼子祝岳,桐山镇巡检。孙八人:长孙祝铁,黄坡县主簿,三孙祝金,浦江教谕,卒后入祠丽水名宦祠。七孙祝钟,泗州判官,等。均为《丽水县志?人物》,《莲都历史名人》所收录。
祝金为明代文学家宋濂学士的门人,宋濂曾为其父祝大朋及其叔祝大昌(字公荣)写《墓志铭》各一篇,收入明《宋学士文集》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公元1310-1381年),曾在明洪武年间主修《元史》。
公元2008年5月《丽水县志》编写组无华先生走访官桥村,对官桥祝氏实地考察,结果是:历史上祝氏所居的官桥里,位于丽水西北。(今莲都区联城镇官桥村)。所谓官桥,在元、明时期,实是一座小木桥,常被湍急的溪水淹没或冲走。经官府修建后,属官府管理,故名官桥。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政府修筑丽水至老竹的公路穿村而过,该村以官桥为名,称官桥村。
官桥村离丽水市中心约八公里,东临太平港坐落山弄口。全村现有542人,但祝氏子孙,在官桥村已经没有一人。无华先生文章指出:五代至明初,四百多年间,官桥祝氏人才辈出,贤良众多,成为处州一大望族,现今在莲都区这片土地上,官桥祝氏子孙已不复存在。当地父老讲:“很早官桥村就没有姓祝的子孙了,”史志表示早在明朝中期,官桥祝氏子孙已经绝迹。
他们到底是因仕宦、经商举族迁移他乡,或是因天灾人祸而灭绝?还是另有缘故?已成为历史的一个谜。
四百年是漫长的,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官桥祝氏的起源,发源和辉煌,就像一颗流星,在丽水的夜空,一闪而过。虽然星光是明亮灿烂的,但是短暂的。如今除了在丽水的地方志史中,还能找到他们留下点点的足迹。其他一切都消失了!
笔者作为唐代祝寔长子祝坦的后裔i,经与无华先生通电话。表达我们对他的深切感谢,感谢他对我官桥祝氏先辈的关切而做的一切工作。
我们缅怀丽水官桥祝氏先辈,留下了久久不能平息的感慨、惆怅、沉重的心情。
祝宏绪
2011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