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November月
1411:57:12
《昌潍郎氏族谱》部分内容:
郎丰林,郎需海等等
”潍坊市郎氏”留言归纳:
1,郎需海,,,郎氏祖宗第一人郎凤迹.后生两子.长子.郎伯忠.次子郎伯升.郎伯忠有三妻,冯氏.毛氏和王氏共生四子.郎伯升迁于东北不知后氏.
南流街原本是南流村,一世祖郎伯忠在南流村生四子,长子颜能.次子武能,三子熙能,四子复能.后四子廷续一代一代南流村变成了南流街.南流街分为三个大队建华.兴华.北坡子.姓郎人口现一达到四千八百多人.QQ619294405..........7951322
2,郎丰林(淄博市律师,,郎氏总召集人之一),据现存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淄河镇孙家庄村的郎氏祖谱记载;该支郎氏始祖郎驷,字天良,祖籍嵩山,为齐民,后迁居淮安,生而奇伟智勇过人,有三子,长子波罗,次子波密,三子波平,次子波密入满籍,为驸马,居北京,称为驸马支。因族谱不在我处,大约记着这么多,现潍坊市南流镇的郎姓为长子波罗次子郎雄长子的后代,在山东的东部郎姓大部分出自南流,辈分基本不乱,所谓天下无二郎。我想你们应当和山东是同支!在南流的《昌潍郎氏族谱》中应该有记载,我的手机号:13053375611。
3,郎丰允,我是山东潍坊南流镇,我们哪里有郎姓的家谱可以巡查,剧我了解,家谱在建华或是兴华村的一位会子辈的人在文革时保存了下来,听看过家谱的郎丰金老哥(他已经60岁了,是文革前的大学生,当了一辈子语文老师,对历史文学书法艺术等颇有研究)说,家谱是从明朝洪武年间一位名叫郎凤迹的祖辈作为朝廷官吏巡游至南流北山一带,认为这是风水宝地,对于子孙繁衍有利,就定居与此,其长子成为南流郎姓的始祖,次子远赴江浙一带,没有音讯。如果家谱中所记载属实,江苏浙江一代的同宗就是我们的近亲了。南流郎姓现在已经繁衍至兑字辈,上面有君会益丰咸需济甫诸辈,不知道同宗们的辈分是如何划分的,我排行丰字辈,是郎姓第20世。我家过年所挂的的家族辈画所显示是从第10世开始有的,也就是郎凤迹老祖宗的第10代孙名为郎洋开始的。
4,郎咸良,北坡子村,,,树君会益,丰咸需济.孚兑桩稼怡,振旬翠官顶.予太晋鬲随.......郎氏辈分.(树字辈16氏来到南流)姓郎的从南流外分.电话:7951322//13508962246
5,郎咸礼,我也是从南流分到寿光的郎姓分支,郎姓在寿光留吕镇发展还算可以,有个郎家村,家谱辈分我只记得如下:枢君会益丰咸需,济孚兑熙壮家宜,后面的就不知道了,请知道的告知,谢谢!!QQ158853677 2007-2-13 15:35:45
6,郎丰凯,MB:13963610213,QQ:21746992,Email:kk823@163.com, 2006-6-27 11:32:35
2006-1-19 22:07:11
7,郎丰富QQ570204975话13583977889
8,郎咸峰:工作单位山东电力三公司,家庭住址山东省南流镇 LXF197208@126.COM
”淄博市郎氏”留言归纳:
郎丰林,,我是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的,据查迁自山东临朐郎家洼。根在安丘南流镇,听说有三个村的人大多姓郎。历史上称为“南流郎”现潍坊、莱洲、临朐、寿光、临朐、淄博,甚至济南的很多郎姓皆源于此地,所以说山东无二郎是有道理的,但不全对。今年春我与山东新泰市禹村镇的郎氏有过接触,也有幸得到一本泰山郎氏族谱,他们的调查结论是来自山西,不过也不准确,年份对不上。。希望有时间到南流去看一看,与我联系:13053375611。Email:langlvshi777@sohu.com 时间:2007-8-1 21:16:20
博山区郎氏不多,分为久居和工作调动迁来两支。我支现居白塔镇饮马村,有三十多人,域城镇南域城村有郎姓,据说已到“需”字辈,有郎需来、郎卫国等,人数不多,夏家庄镇掩的村有郎姓,据说来自域城镇北域城村,有郎金传等兄弟四人,据了解是益字辈;博山电机厂有一支郎姓,据说来自潍坊南流,有郎笑天等人,也是益字辈,郎笑天所开郎记炸鸡店在博山有名气,不过上述情况是我的粗略了解,没有详细核对,详细情况再报。
,,,根据淄川孙家庄族谱载,临朐七世祖叫郎厚,有二子,长子郎奇眷,字进山,迁居孙家庄,次子郎自存传说与郎进山一同赴博山(当时孙家庄隶属博山),有二子俱失名,六世之后有二孙,名志学、志申;志学有一子守荣,志申有二子名守福、守田。孙家庄有一传说:当时八世兄弟二人,长兄名进山,留在孙家庄,兄弟名进城,到了博山城里。所以我推断我们博山一支是郎自存的后人。从距离来看临朐距孙家庄很近,过淄河走穆陵关直通临朐,走青州庙子也能到临朐。可惜在孙家庄族谱中没有我支上辈的名字,所以不敢确认,我太爷爷是兴字辈,曰兴福、兴禄;爷爷辈是庆字辈,曰庆堂、庆奉、庆喜,我父辈是云字辈,曰云龙、云泉、云海、云坡。据说都是调字,我父知道自己是益字辈,18世,我们19世改回来为丰字辈,现兄弟六人。排的其余辈份与潍坊相同。遗憾的是口耳相传,没有族谱留下。据我了解,上几辈家贫,没有读书人,卖熟肉为生。生计艰难,无暇顾及,从孙家庄族谱记载看该族谱在博山郎氏族谱之后,该族谱载:有博山郎氏弟子赴临朐续谱,孙家庄郎氏随后亦派人去临朐续谱,也许谱上地名与现在地名不同?十年以来,家谱及我支来源一事困扰难解,在文杰所载名字中有庆字辈族人,有时间一定和他们联系,也许能有收获,谢谢文杰!
”莱州市郎氏”留言归纳:
1,郎增斌,看到自家人,很是高兴。我是山东省莱州市(旧称:掖县)朱桥镇大郎家村人,祖上是明永乐年间由潍坊南流迁来,我这一辈属“丰”字辈(...益、丰、咸、需、济...)。淄博市郎丰林律师所言是也。祝天底下老郎家人一生平安!Email:lzb405261 时间:2007-10-16 7:34:19
2,郎丰林,2007年8月7日,我到山东省莱州市朱桥镇大郎家村探访,这里有三个村:大郎家,小郎家,小于家,全部姓郎,每村有700多人,小郎家村碑记载:明永乐年间七世祖彦祖由潍县迁招远大郎家,八世祖从志迁小郎家。族谱不乱,已至“济”辈,在大郎家有“郎氏宗祠”,并有族谱,可惜只在过年期间开门亮家谱,本人没有进宗祠,也没见家谱,来去匆匆!
我去大郎家时胶东大雨,又是下午,村委会没人接待,一共见了三个姓郎的,村门卫老人郎为东,自称“益”字辈,郎需恩,喝酒了,郎奎丰,丰字辈,他给我指的宗祠位置,拍照后我就离开了,小郎家、小于家没去,村碑后有记载八世建村的情况。没说族谱在谁处,没见着,抱歉!时间:2007-8-17 22:23:07
”临沂市郎氏”留言归纳:
1,郎筠,呵呵无意中逛进来的!山东省莱州市朱桥镇大郎家正是我的老家呀.我现居山东临沂,是爷爷退役时带全家过来的.我是"咸"字辈,爸爸是"丰"字辈.楼下说郎维东是"益"辈吗?那也算是我爷爷郎维俊的叔伯兄弟.我妈说爷爷他们是"维"字辈的...家谱我记得若干年前在家看到过复印件,大约最早从汉朝笼统记载下来,中间好像省略不少.我是女孩子,不能上家谱.不过我两个堂弟是在家谱上好像最小的一辈了~在我现在住的地方本来只有我们一家姓郎的,后来从济宁市泗水来的一户郎家就和我们排不起来辈!据说我爸的丰辈在他们家都是老祖宗级的了!Email:langyun1985@163.com 时间:2007-8-25 22:35:16
2,郎德胜,能和你联系吗?我是山东临沂的,听老人说我们家是潍纺的,我父亲是益字辈,我是丰字辈,下辈是咸字辈.不知道怎么和你联系.我的电话:13853911282,13515390829,QQ:297361473
3,郎德锐qq:594386479 2006-12-20 16:5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