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February月
1614:14:32
江西赣州安远浮槎长河廖氏
廖新美 安远县长河村廖氏——位于江西南部----赣州市安远县浮槎乡长河村,安远县东北方,与于都县和会昌县交界。于北宋仁宗年间(注:宋仁宗年号在世1010年—1063年,在位 1023年—1063年),其先祖在福建省汀杭上杭郭坊(现上杭县兰溪镇),花公系下,【宋代廖实蕃迁居福建上杭。廖花,字实蕃,系廖崇德后代。宋时由福建延平府顺昌县合阳迁到福建上杭县郭坊,郭坊即今上杭县兰溪镇。实蕃是福建上杭、永定廖姓的始祖,通常简称福建“杭永始祖”。】
政公四世孙念二郎,号荣彰(字德明),为生计所迫,四处漂泊,最后落脚于远离故乡千里之外的长河村。在此娶妻生子,开基立业。经过15代子孙,近三百年的艰苦奋斗,直至继宗公,生四子:志高、志祥、志玉、志荣。房房子孙繁盛,嗣为四大公房。并建有宗祠,其子孙还向外发展、迁徙。在安远主要分布在浮槎乡、龙布镇、天心仰湖、天心水头、重石黄坑、双芫石廖、车头上下廖屋,人口约有20000人,其中,长河村全村都姓廖,大约7000人。
据先辈传下来的说法,在廖氏先祖入长河时,长河先居有好几个姓,徐(或齐),萧、何、陈、罗、赖、周(或邹),廖氏先祖念二郎公非常勤劳,那个时候长河只是以现“三栋厅”为居住中心,其他四处均荒野,廖氏先祖早出晚归,开荒垦地,耕种收获,比其他几姓人都多,久了,其他6姓人家都以廖氏先祖起床开门(古时是木门,开门会很响)的“吱呀”声做为起床晨号,有如鸡鸡报时,再后来,其他6姓人丁不旺,陆续迁离长河,最终在1917年-1922年之间(候根据老辈说法推算,大约是这个时候),最后一户异姓人家-----陈姓,离开长河,自此百年来,长河都只有廖氏一姓。据我父亲讲,最后一家是姓陈的,我的大公公(我爷爷的大哥哥)还见过最后一家姓陈的,叫陈南斗,最后剩下一间房,也没结婚,孤单地去逝了。此后长河只有一个姓------廖姓。
现在长河廖氏最旺的是志高和致祥(实为志祥,因志与祥组合不好,遂改为致)两房,志高最多人。另外两房很少。致祥公系下还有一大部分迁徙去了四川,具体位置还不太清楚。有谁可以提供线索不?
致祥公系下主要分布在长河上门和龙布下谢等地方。
志高公系下主要分布在长河下门、天心仰湖、重石黄坑、双芫石廖、车头上下廖屋等。
志玉公系下主要分布在天心水头,在长河村也有分布,但很少。
志荣公系下主要分布在会昌高排、大迳。
(实际上,志高、志祥、志玉是亲身兄弟,志荣是同修兄弟)
致祥公系下还有一支是在四川(具体位置待查证),长河村第四修(廖氏家族修谱是60年修一次,最近的一次修谱是在199X年,忘记具体哪一年了----92年左右,我只记得我还在读小学,天还亮就起来就去小学接谱。而且还很热闹,一路放着炮竹,没停过,那是第七修)的时候,他们还与长河同修,但第五修开始,他们认为他们人数较多,他们自行修谱。关于这一支还有个故事:在国内战争时期,四川廖姓的一个国民党连长,随军来到了龙布,他说他们的先祖是从长河迁去四川的,遂想来长河探望各位乡亲父老,则买了猪肉水果等礼品,准备第二天来,但是,东西已经寄到长河了,因为红军来了,他还没来得及来长河就离开了。
政房
崇德功深裕後長,蘭芝光景發其詳,瓊瑄四十一郎後,九子文興花又香,
傳至昌公三子秀,政公派下懋孫房,梓儒德衍遷平遠,福延飛山見小康,
萬爵相傳文仲繼,永寧兄弟霧光芒,安平祖遠憑修德,叔胤遷居紫金鄉。
长河村沿用廖家源流歌(内容中包含各上祖的名字):
崇德宗公裔后长,兰之光景发其祥,琼宣四十一郎后,九子文兴花又昌,杨周二妣(bǐ )三子秀,彻政敏公分三房,居分三省房房发,勤耕苦读乐而香。
长河村廖家第七次修谱字排(字辈排序):
根深斯杵(chǔ)茂,源远乃泉长,人道如思保,宜先正纪纲,本以农为尚,心田愈乐耕,后嗣敦伦理,仁让必兴行,馀(yú)庆祖宗积,子孙定克昌,时际升平日,贤才应运生,一门皆显达,振起大家声。
以上是福建廖氏建议我们这样排的(因为我们是从福建迁过来的),但实际上我们长河村并没有按那样排,我们的字排如下。
长河村志祥公下字辈排名(即长河村上门的):
荣梅锦诚继,致以尚荣节,集弼统存本宏,士有恒方吉,人惟善日新,文章经世业,壮盛裕多珍,功成垂竹帛(bó),贵序辉师臣。
我是新字辈,自花公第31代孙(我是属于长河村上门,致祥公系下)。
不知道长河下门志高公下的字排是如何的,待下次求证后再告诉大家。
浮槎村廖氏:传说中,之前廖氏修谱的时候,经常是长河的廖氏会叫浮槎的廖氏来一起修谱,因为长河的廖氏比较穷,所以必须要叫上浮槎的廖氏,后来浮槎的廖氏就挖苦长河廖氏说,名是说长河人多,还是要叫我们浮槎廖氏来修谱,否则谱都修不了,后来,长河廖氏修谱就不叫浮槎廖氏了,此时,浮槎廖氏也赌气,就把祖上的名字都修改了,说是不愿与长河廖氏同祖。此举造成了后来的修谱的麻烦,在九几年的花公那次修谱中,因为浮槎的谱无法对上,就是空了十代以上都与长河的也对不上,福建的廖氏就不要浮槎的廖氏一起来修谱。而长河的廖氏族谱拿去福建一对,则完全吻合。
注:长河村隶属于安远县浮槎乡,与龙布镇隔壁,长河村在浮槎村与龙布镇区中间。
长河村之前村很大,则分为三个村,即长青、长河、长连三个村,后来不便管理,又合为一个村。
之前整个浮槎乡都归长河村管,长河小学在现在的长河寺,长河中学在现在的长河小学的位置。
廖新美整理 于2012-02-11 (后续还会更新、完善)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浮槎乡长河村Q Q群:81414977
(长河村现在全村都姓廖,约7000人)。
文兴公---→花公--→昌公--→政公---→太三郎(懋孙)--→千十一郎---→念二郎(字荣彰,长河始祖,即为政公四世)
长河一世祖:念二郎。千十一郎次子,字荣彰,移安远縣長河村。 娶高氏
长河二世祖:梅一。念二郎子。娶肖氏。
梅二。念二郎子。(無後代紀錄)
长河三世祖:景泰。梅一子。娶周氏。
景清。梅一子。(無後代紀錄)
长河四世祖:诚一郎。景泰子。娶钟氏。
诚二郎。景泰子。娶曾氏。
长河五世祖:继宗。诚一郎子。娶余氏。
继昌,诚二郎子
长河六世祖:志高、志祥、志玉、志荣,继宗子,
长子:志高公 ,次子:致祥公 ,三子:志玉公 ,四子:志荣公 。
长河上门:(长河村下门的宗系由志高公系下的人补充)
长河上门始祖:致祥。继宗子。娶钟氏。(实为志祥,因志与祥组合不好,遂改为致)
长河七世祖:以宗(忠),致祥子。
长河八世祖:尚初 (有三子:宗荣,邦宗,永荣)
长河九世祖:邦荣
长河十世祖:谨节 (有四子:集表、集襄、集裘、集衮)
长河十一世祖:集表 (有四子:唐弼、正弼、宋弼、元弼)
长河十二世祖:宋弼 (有二子:统治、统魁)
长河十三世祖:统治
长河十四世祖:存珠 (有二子:本初、本祝)
长河十五世祖:本初 (有四子:宏位、日生-夭、顺生-夭、乾生-夭)
长河十六世祖:宏位
长河十七世祖:士玟 (有五子:有洽、有洪、有淑、有澳、有汉)
长河十八世祖:有洪 (有五子:恒筌、恒多、恒有、恒牙、恒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