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April月
714:59:3
甘氏明清两朝进士.
kaisen-gan 昨天有空刚好到书店里买了本中华书局编印的明清进士录,跟李王张刘陈诸大姓繁星满天相比,我们甘姓虽不发达,但是经先辈之不懈努力,还是结了几个硕果的.明清两朝共产生八名甘姓进士.
姓名 祖籍 科甲 累官至
甘瑛 江西丰城人 明宣德二年(1427)二甲一名 礼部主事,知漳州府.
甘节 江西丰城人 明正统七年(1442)三甲九十三名 瑞州府训导
甘泽 河南濮阳人 明正统七年(1442)三甲七名 御史,陕西巡按
甘振 广西桂平人 明弘治九年(1496)二甲三十名 南京户部主事,员外郎.
甘茹 四川富顺人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三甲二十八名 山东按察副使.
甘雨 江西永新人 明万历五年(1577)二甲五十名 南京礼部郎中,贵州副使,湖广参政.
甘汝来 江西奉新人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三甲四十六名 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
甘煦 江苏丹阳人 清道光十八年(1838)三甲十三名 安徽太平县教谕
按照大致的成才比例来讲,这个榜单可一定程度上反映甘氏在全国的历史发展状况.小结一下有四个小发现,
一,江西丰城算是出进士最多的,占八席中的两席,
二,明正统七年(1442),是我们甘家的丰收年,同榜竟有两名进士,
三,考得最好的是丰城瑛公,二甲一名,相当于全国第四,离探花只差一线,憾事...
四,官做最好的是奉新汝来公,按现在来讲,若评不上副总理,起码也是部长或国务委员一级的.
摘录下这些,并不是讲我们甘氏曾经有多发达,对比全国,客观地讲我们是小姓并不发达,以贵论,建国快六十年了,几朝天子几朝臣,我们姓甘的正式中央委员好象还没有一个.以富论,现今物价30亿资产相当于一个省长,这样的亿万富翁我们姓甘的还未听说,如果有的话,九牛一毛捐一百万来修谱,由专人走访全国,不出几年我们的全国谱肯定很快会修好.前辈们经过努力给我们做出了好榜样,我们也要有信心有动力去努力,争取做得比先人更出色,我们可能由于资质条件还不行,那就要扶持好下一代,代代保持奋进,相信总有一天会有奇迹发生的. ---抱着美好的期望与族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