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姓
讨论
链接
|
管理
叔姓宗祠
叔姓
全部讨论
全部留言
姓氏留言
最新热评
□叔宝健:
讨论
(2014/12/19 20:34:46)
□访客:
讨论
(2013/12/5 16:56:04)
□访客:
叔姓分布
(2012/7/8 10:17:47)
□访客:
讨论
(2012/1/22 19:37:12)
□访客:
讨论
(2012/1/12 11:31:59)
□访客:
讨论
(2012/1/6 16:51:49)
□访客:
讨论
(2012/1/6 15:57:36)
□访客:
讨论
(2011/12/25 15:40:58)
□访客:
讨论
(2011/12/25 15:26:19)
□访客:
讨论
(2011/12/22 14:44:44)
叔姓最新主题
□亚宁:
叔氏寻源
(2012/10/14 6:34:19,复1)
□访客:
同姓
(2012/3/29 11:30:34,复0)
□访客:
姓氏评论
(2011/12/22 19:05:27,复2)
□访客:
姓氏评论
(2011/12/22 9:10:04,复1)
□访客:
姓氏评论
(2011/1/8 21:45:07,复0)
□火炎:
叔姓
(2007/12/5 23:58:39,复3)
□叔超:
寻同姓,找根源
(2004/11/3 16:14:41,复6)
其他姓氏最新热评
□访客:
对了是“破锅牛”,堂号怀德堂,
(
牛
姓,2025/2/6 12:33:05)
□访客:
讨论
(
高
姓,2025/1/13 17:38:36)
□筵玉锁:
讨论
(
筵
姓,2025/1/12 11:18:28)
□访客:
讨论
(
严
姓,2024/12/26 21:05:10)
□访客:
大家晚上好!因为经过…
(
誉
姓,2024/12/22 20:00:23)
□访客:
讨论
(
剌
姓,2024/12/16 7:52:55)
□广音:
我是以前广东防城潘.…
(
潘
姓,2024/12/1 4:29:54)
□潘广音:
我是防城的潘.希望认…
(
潘
姓,2024/12/1 2:56:50)
□访客:
讨论
(
王
姓,2024/11/25 8:34:17)
□访客:
从单县及菏泽市各县外…
(
时
姓,2024/11/18 15:55:13)
2004年November月
3
16:14:40
寻同姓,找根源
叔超
我现住在沈阳。我一直对我的姓氏来源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至今没有找到答案,只知道我祖上是清顺治年间由山东蓬来迁到沈阳市辽中县的。最近几代的辈字分别是“德、庆、宝、贵、荣、越。”我本人是贵这辈。有同姓或知道此姓根源的可以与我联系先表谢意。024-86601816
叔姓留言
[现6条]
经典值
5
[
编辑
][
取消
]
评论:讨论
春节来临之际,祝叔姓人家阖家欢乐,幸福安康,万事如意。沈阳叔姓。2012年1月22日。
[
编辑
][
取消
]
访客
,2012-01-22 19:37:12,2147118
评论:讨论
叔家庵简介
2011-04-13 19:21:16 来源:本网站 作者:郑兆年 【大 中 小】 浏览:321次 评论:0条
“叔家庵”位于辽中县城东北,距刘二堡东南五里的叔家庵村西北角。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于一九五O年拆除,经历了三百三十多年。“叔家庵”是辽中境内一流的佛寺,又是辽中唯一的姑子庵,名振遐迩。察其历史,已年深日久,既无碑文又无庵志,现仅就有据可依者简介于下:
一、“叔家庵”的来历
“叔家庵”的立世主叫叔有功。他是山东省登州府昌文县高力边庄人,满族正黄旗。早年他在王府为官。一六六O年,清政府会同地方官吏招民垦田。一六六一年,清政府颁布东北招民开垦令后,他辞却官职,带领家眷来东北为农,走马占荒,占据现在叔家庵一带的土地,招来了胡、沈、黄姓等几户人家为其开荒种地。叔有五子一女,女儿幼年因事触怒了妈妈徐氏,被母亲打了几巴掌,因而变傻。对此徐氏认为生前有孽,日夜忧思,苦闷难解,泪水不干,毅然兴起出家修行之念,虔诚赎罪,求得女儿消灾去病。于是和叔有功商议说:“你领五个儿子度日,我领女儿脱俗为尼。”有功含泪同意,并为其修建八尺方庙,名为“姑子庵”。由于庵寺为叔家所建,又建于叔家,故群众称其为“叔家庵”
二、“叔家庵”的建筑
尼姑徐氏领女儿出家之后,母女吃斋念佛,经常出门化缘。传说:康熙年间,她领着女儿,到北京化缘,拜见了康熙皇帝,颇得嘉许。皇帝恩赐夜明珠一颗,白银三千两。她带着御赐和化缘的钱返回叔家庵,兴建庵寺。庵寺座落在堡子内的西北角,占地一顷有余,殿分三层:即前殿、正殿、后殿。前殿是山门。 正殿三间供俸王母娘娘,旁有三霄娘娘(云霄、碧霄、琼霄)。后殿供俸释迦牟尼佛像,把御赐的夜明珠”嵌在佛爷头顶心上(后被盗走)。中殿是太子佛,立位两侧有文殊佛和弥勒佛做陪。东殿供俸胡大太爷和二太爷(胡彪、胡子龙)骑着毛驴挎着腰刀 西殿供俸胡三太爷和仙姑太太。后殿东侧是两间较小的神殿,供的是药王老爷、“十不全”和购篌巴老爷。东西门房是马殿,塑造一匹红马。庙内所有佛像,都是泥塑彩绘。据说庵寺修完后,朝廷派人前来走访,表示满意而归。
老尼姑归天之后,葬在庵西北角的塔型观中。用铁链把棺材悬在观的中央,灵前有大缸一口(装六担水),缸内装油,为常明灯;底部有门,来回可以过人。 小尼死后葬入坟墓。从小尼归天到昌祥母亲(以后的一位很有作为的尼姑)来庵的三百来年间,虽住持尼姑时断时续,但香火不绝。叔姓总以家庙递传,严加看护,并进行必要的修缮。
民国初年,从千山粉皮墙尼姑观中来了一位头上受戒六处的老尼姑领着一位头上受戒三处的小尼姑。小尼姑法号昌祥。叔姓全族认为是徐老姑太太轮迥转世, 礼仪优渥,尊敬倍至,留在庵中,把原来看庙的三个和尚劝回家去,并给一百元钱。不久老尼又返粉皮墙尼庵观,于一九一九年(民国八年)归天。从此昌祥掌管庵中一切事务,当时有庙地四十八垧,昌祥比较精明强干,见庵久失修,殿宇不整,朱颜改色,立志把庵修好。她收了几位徒弟,经常外出化缘写布施,得到广大慈男善女、商贾地主和官宦人家的捐助,特别是得到少帅张学良和叔化南(张的后勤)大力支持!筹措大批批款项。经过维修扩建,庵寺焕然一新。殿内神佛象,情神并茂,栩栩如生。殿内墙皮画得活灵活现,新鲜静雅。梁柱都是精雕细刻,彩绘鲜艳,互映生辉,光彩夺目。三层大殿,以中为主,造型精致,古色古香,飞檐高翘,钩心角角,姿态雄伟壮观,金碧辉煌。檐下铁马铜铃,风吹作响。殿脊上塑着蹲卧各种奇兽,千姿百态。庵内匾额甚多,大小不一仅胡三太爷就有三十七块,上刻有“心诚则灵”、“有求必应”等词。在山门左侧有钟楼,右侧有鼓楼。钟高二米,口径一米,鼓之大小与钟相似。山门门前东西两侧立有旗杆一队,杆粗一米,高十二米(线麻缠好,刷上桐油,外罩朱漆),锡制杆顶高约一米(内装绵籽),基部是用二米高的两块细工板石穿孔,夹着旗杆。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和庙会,升起两面杏黄旗,旗上写着“风调雨顺”和“国黎民安”。山门前方板石台阶七磴。殿与殿之间都用方石铺道,殿内方砖铺地。庵的四周用青砖修成围墙高八市尺,宽二市尺。墙的内外栽植了丁香、松、柏、桃、李、杏、梅等树,都是有秩有序,还种植一些奇花异草。维修扩建之后,庵寺殿宇雄伟壮观,庵寺内外苍松翠柏,绿树成荫,群芳斗艳,莺声燕语,暮鼓晨钟,经声佛号,一派丛林气象。
三、“叔家庵”的香火
叔家庵自从建庙以来,香火日益兴盛,尤其经过昌祥维修扩建之后,求神拜佛的善男信女剧增,成帮结队,络绎不绝。每当庙会,人山人海,胜过闹市,其所以如此,当然是因为人们迷信思想严重,说庵寺灵验无比,佛法无边,传得神乎其神。至今仍留有如下三点传说:第一个传说,叔徐氏领女儿出家之后,叔有功时常来庵看望。一次,叔徐氏警告有功说:“我已脱俗,请你不要再来,否则必有杀身之祸。有功不听劝告。一次有功又到庵内看望徐氏时,被掉下的檐瓦打到头心而丧命;第二个传说就是,叔德库(叔有功的后代)去北大荒,迷途山中危险万状。于是他祈祷老姑太太保佑,竟而脱险;第三个传说是,叔家庵的胡三太爷其灵无比,有求必应,玄妙已极,甚至能逢凶化吉,祈财必发,治病必愈,免灾除患,福禄祯祥。因而群众所送的匾额甚多。
由于上边一些传说,凡是迷信神佛者纷纷来庵求官、求财、求医、求神佛保佑万事吉利。一年四季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一九三一年叔家庵改名为兴隆寺,名声更大。每当农历四月十八和四月二十八两次庙会时,东到沈阳、抚顺,南到海城,西到台安、北镇,北到新民、彰武,前来烧香拜佛的人,偕男抱女,赶车驾辆,长途跋涉,云集此庙,从天未破晓直至星斗满天,仍不消散。
庙会前寺院清扫如洗,做好充分准备,并规划出各行各业摊床界限,停车拴马地点。很多商人提前到庵,搭棚建灶,摊床栉比。庙会这一天,有卖蓑衣、草帽的,有卖锄刀、镐期等农具的,有卖油炸果子、烧饼等食品的,有卖大小黄花鱼的,有实布匹、丝绒线的,有卖儿童玩具的,总之百货俱全。还有演西洋景的耍戏法卖艺的,唱地方戏的,各行各业,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应有尽有。通过庙会,群众可以进行物资交流,买到称心的商品,至于烧香拜佛的男女老少,更是欢天喜地而归。庵寺则通过迷信活动,收取一笔钱财。
昌祥次递收下龙光、龙志等小尼姑,不下六七人,经常念佛念经。有的地主豪绅家死丧老人,都要请尼姑念经,以示孝敬。他们常常远隔三四百里来到兴隆寺接姑子念经。该尼庵兴旺时期,可以同时出两台姑子经。因此,叔家庵——兴隆寺在几百里内享有盛名。
来源:《辽中文史资料》
编辑:良德 晨阳
[
编辑
][
取消
]
访客
,2012-01-12 11:31:58,2146832
评论:讨论
叔姓人家一家亲,身在他乡寻祖根。叔超有志开网页,搭建平台宏祖恩。叔姓人家及叔姓亲属积极参与吧。
[
编辑
][
取消
]
访客
,2011-12-25 15:40:58,2146287
评论:讨论
从你的网页信息看,你家肯定是从叔家庵迁出的。想了解更多的信息收索叔家庵即可。和你联系的叔丹丹及提及的几个人都是叔家庵人。辽中网登载的叔家庵简介和叔家庵传说值得一看。叔家庵的网页很多,多数都有叔家人姓名和联系电话。叔家人一脉相承,根深叶茂。游子在外,不忘根源。看到你寻根找源,很是感动。叔家庵距离沈阳约40公里,在沈阳西站乘通往辽中的北线客车打听即知下车地点。
你的同家。
[
编辑
][
取消
]
访客
,2011-12-25 15:26:19,2146286
评论:讨论
叔家庵传说
叔家庵在刘二堡镇东南。距辽中县城北约三十华里。始建于康熙年间,于1950年拆除,经历了三百来年。它是辽中县境内一流的尼姑庵,名传遐迩。庵内尼姑徐氏法号“心宽如镜”,和她的女儿出家之后,母女俩在庵中吃斋念佛,有时外出化缘。传说康熙年间,她带着女儿,跋山涉水,晓行夜宿,徒步四十多天,历经艰险,吃尽辛苦,到北京拜见康熙皇帝。皇帝召见他俩,大大赞赏说“你们徒步而来,千里迢迢,实是不易,可见你心诚志坚,赐夜明珠一颗,白银三百两”。她携带者御赐的夜明珠与银两归乡,归途曾收“胡三太爷”做他的义子。母女俩风餐露宿不辞辛苦一心回乡,重建叔家庵。途中经过一条大河,母女要求船工摆渡,突然狂风骤起,波浪滔天,万分危险。摆渡船工说“渡船要等风息浪平”。徐氏归心似箭,于是令她的女儿,从身上背的箱子里,取出她平时念经打坐的小褥垫放在水面上,母女俩坐在上面,就在狂放巨浪烟雾弥漫中,安然渡彼岸。岸边船工和百姓无不惊异:“此乃神仙也”。 以后传说这就是胡三太爷显灵,保佑母女渡河。又经多日,徐氏方抵村中,重修叔家庵,皇帝赐与的白银尽数花去,并将皇帝赐的夜明珠嵌在佛爷的脑门上,漆黑夜里,珠光四射,照的庵内如同白昼。多年后,夜明珠被人盗走,不知下落,至今叔姓老人,还能指出尼姑坟的遗址来。
[
编辑
][
取消
]
访客
,2011-12-22 14:44:44,2144531
1/2页
1
2
向后>>
全部讨论
全部留言
姓氏留言
叔姓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
,2000-2025
注册
|
登录
|
帮助
|
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