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October月
1115:32:25
钭的读音青铜酒器“钭…
访客 钭的读音
青铜酒器“钭”,实际上就是一种容积较大的青铜勺子,主要是用来从酒瓮中舀酒。著名的金石考古学家马衡在《金石杂记》中注释:“斗从金作钭。盖以木制者作枓,以铜铸者作钭也。斗为酌酒之器,亦谓之勺。”如今,餐饮行业后厨里比比皆见的通用单柄大炒勺,就是受齐康公的启发,古钭今具。
要注意区分的的是,两周至西汉时期,舀酒用具主要以青铜、木、葫芦、漆器这四种材料所制。木制的舀酒器后来称作“枓”,齐鲁读音作dǒu(ㄉㄡˇ);青铜制的舀酒器称作“斝”,后简化为“钭”,再简笔为“钭”,在典籍《集韵》中注音为“徒口切”、“他口切”、“天口切”等等,即弹舌轻辅音,读作tǒu(ㄊㄡˇ),并非“当口切”即抵舌浊辅音dǒu(ㄉㄡˇ),当今诸多字典注音不确;直接用大葫芦瓢制作的舀酒器后来称作“瓝”,读音作bó(ㄅㄠˊ);而用漆器制作的舀酒器则后来称作“梄”,读音作yǒu(ㄧㄡˇ)。
一般地,在古音韵学派的地域分衍历史研究上,多按古齐鲁人读其“钭”音为tǒu(ㄊㄡˇ)定音。但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按秦人通读其陕音官定为dǒu(ㄉㄡˇ),因此,在诸多汉字正典中后来通常注音为dǒu(ㄉㄡˇ),自秦汉以降皆由是沿袭至今。
“钭”字作为姓氏用字,到底其读音应作何为,自古以来一直是音韵学派们彼此间反复争执的内容之一。不过本人以为,“钭”之一字的姓氏读音,还是以钭氏族人自己协商确定为尚。
本人认为:若从“钭”之古义并维持该姓氏字“从金”,那么就读作tǒu(ㄊㄡˇ),古义盎然,齐鲁之风衔久;若从秦朝以来正史相传,那么就读作dǒu(ㄉㄡˇ),没有弹舌音,上口易读。实际上,“钭”字数千年来的几种读音、即bó(ㄅㄠˊ)、yǒu(ㄧㄡˇ)、dǒu(ㄉㄡˇ)、tǒu(ㄊㄡˇ),本人认为皆是正确的,但最好使用dǒu(ㄉㄡˇ)音,这样的姓氏读音能与后面的名字连读时顺利衔接;而若读作tǒu(ㄊㄡˇ),则与名字之间就有一个调换舌位的过程,也就是音韵学上所称的“拗口”。
当然,本人仅只一家之说,避开了一直以来争执不定的音韵学派,同时也是策顺正史而已。但仍值得更为严谨的史学家、姓氏学家、考古学家以及钭氏族人商榷,所以还不足为凭。
越陈,钭伟胜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