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June月
2017:13:4
姓氏评论
孙姓 我是山东鱼台县孙桥村一支的,山西来的是亲兄弟三个,鱼台是长子,滕州奎子是二支,三弟在济南青峰(或迎风)街,因鱼台的这支和奎子以前发生过矛盾,多年不来往,我们这支的老人都这么说,应该是真的。发生矛盾的原因是:奎子以前出了一个有功名的人,到孙桥报喜,报喜人的年轻人挑理,嫌不早接远迎,孙桥的老人一生气,让人打了报喜人几鞋底,报喜人回去添油加醋的一说,两家闹翻,从此不来往。两家失和的原因主要是,老爷爷葬我处,老奶奶葬奎子,互相起坟都不让,致两个老人分两处葬,孙桥第18世“玉(奉)”下面便没有了辈分,家谱失传,从邻近的其他孙姓借用了“守,殿”两辈,68年前后,孙桥去奎子续过,还是因以前的纠纷,不续给,打听到了卓、彦----等。孙桥和奎子因失和原来应该是各自立的家谱。孙桥的辈分是:广------------方,尚,玉(奉)。从19世接续奎子的卓、彦---------。据我了解和考证,来祖叫孙广臣而不是奎子说的孙广,奎子记载有误,奎子家谱记载:“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我始祖孙广由山西洪洞县迁居滕县城西45里望冢西辛安村, 我奎子孙于明初迁滕本无族谱,康熙十四年(1675年),方由七世祖丕勋开始撰之。”300年后始撰之,因始祖在孙桥葬着,奎子七世祖记不清始祖的名字也属于正常。
另据考证,济南的那支应该在6-7世遭了灭门,仅仅剩下母子俩投靠了奎子,该子就应该是奎子家谱上记载的孙光世。孙光世没被写入奎子的族人中,我分析:可能是怕受连累,济南的那支犯了灭门罪,因当时的法律规定,要株连九族的。 (我村老人讲,济南应该有后人,1949年前后常有济南的孙姓路过孙桥说道老家啦,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