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November月
1615:19:41
中国.美国冯氏家族文献技艺集传,馮秋萍,之女馮秀婷,曾经是中国女性最崇拜的偶像.
访客 #
抗战胜利后,恒源祥的老板沈莱舟兴奋不已,他在恒源祥绒线的营销上连出妙着:请出大名鼎鼎的绒线编织大师
冯秋萍女士.编织专家冯秋萍与当红明星助阵推广;“海陆空”销售,使恒源祥销量节节攀升,名声大噪。他春风得意,要圆自己一生中的大梦。但蒋经国到上海推行币制改革,造成物价飞涨,让他元气大伤,希望破灭。他终于明白一个道理,只有新中国才能圆他一生的梦想。
1、抗战胜利后的喜悦被泼了一桶冷水
经过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中国终于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主义,赢得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场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重庆沸腾了,延安沸腾了,上海沸腾了。
1945年8月末的一个早晨,恒源祥的老板沈莱舟将他最宠爱的小儿子沈光权从床上拖起来,对他说:“来,快一点,阿爹带你坐汽车到江湾飞机场去接钱大钧。”
一听坐汽车,沈光权喜出望外。其实沈莱舟早就买了汽车,到了40年代初已经有了好几辆车,但日本人一开进租界,沈莱舟便将汽车锁在车库里不再开了。
其实沈莱舟也只不过是昨天才刚刚得到蒋介石委派的上海市市长钱大钧即将抵达上海的消息的,当时也没有任何人发布命令说要沈莱舟一定要去接钱大钧,他这么做完全是自发的,是堂堂正正欢庆胜利的一个上海商人无比自豪、无比喜悦的心情流露。
但是沈莱舟的热忱很快就被当局泼上的一桶冷水冲得无影无踪,裕民毛绒线厂被当作“敌产”由政府当局“劫收”了。当时的“劫收”大员在上海肆意抢掠别人财产,大搞“五子登科”。沈莱舟只好一面找杜月笙帮忙通路子,一面向有关人士塞条子,这样裕民厂被劫收几个月以后,终于又回到它的主人沈莱舟手里,于 1946年初重新开工生产。
为了庆祝裕民毛绒线厂重新开工,沈莱舟特地借座位于虞洽卿路(今西藏路)上的宁波同乡会,请了上海戏剧界的名伶唱了一整天堂会。
2、生意达到顶峰,职工有人买了摩托车和汽车
抗战胜利后,沈莱舟决定再次将因8年抗战而静寂多时的一位是大名鼎鼎的绒线编织大师
冯秋萍女士请将出来。他特意买下了上海复青玻璃电台与新运电台的各档黄金时段,请冯秋萍讲授绒线编结技法;同时出版了汇冯秋萍绒线编结技法之大全的《秋萍毛线刺绣编结法》。沈莱舟还重金聘请了上海小姐谢家骅、著名京剧艺术家李蔷华、明星张翠红等担任模特儿,在书中一一刊登了她们身着新编织的绒线衫的大幅照片。与此同时沈莱舟还资助冯秋萍女士在龙华路(今雁荡路)开设了“冯秋萍绒线编结班”。
1947年7月,上海各大报纸都刊登了上海裕民毛绒线厂举办“绒线编结有奖竞赛”的启事。该项竞赛开出了丰厚的奖品,即超等奖2名,各得现金国币 200 万;特等奖3名,各得现金国币100万元;优等奖5名,各得现金国币50万元;上等奖10名,各得现金国币25万元。(当时币值尚稳定,国币约三四千元可买上好的大米一石)。
9月中旬,上海各报刊出了“由梅兰芳博士、刘海粟博士、沈莱舟先生、鲍国芳女士与冯秋萍女士”担任评委评出的“绒线编结品有奖竞赛”获奖者名单。同一版面上又推出了绒线编结大师冯秋萍为其绒线新装促销的广告,同时宣布“秋萍编结学校招收新生”。
深秋,沈莱舟又在上海各报刊登广告,恒源祥绒线店推出“海陆空有奖销售”。超等奖的获得者,可在上海龙华机场乘飞机到天空遨游;特等奖获得者可乘海轮到宁波游玩2天;优等奖获得者可坐火车到苏州、无锡游玩2天。当时乘飞机还是一件十分新鲜的事,买绒线有机会得奖乘飞机,一时轰动沪上,恒源祥各绒线店号的生意日日攀升。
当时恒源祥的生意确实好。据刘仰候回忆:当时沈莱舟在南京西路王家沙、南京东路大新公司斜对面、霞飞路贝勒路等处都开设了分号。到这3家分号去上班的职工,沈莱舟一个个都亲自面试过,店员人人着西装、戴领带,仪表堂堂。他还鼓励店员学英语、学会计,要求店员人人都能用简单的英语会话来招呼顾客。同时他还将这些“软指标”与销售业绩的“硬指标”挂起钩来,对店员进行奖励。当时恒源祥这3家分号的职工几乎天天吃加菜,职工中还有人买了进口摩托车和自备小汽车,比如管仓库的周虹生就买了摩托车,搞批发的徐子渭就买了小汽车,这在别的绒线店里是无法想象的!
1948 年初,沈莱舟的事业走到了一生中的顶峰,他将自己多年来在东山老家置下的1000多亩地捐献给了乡亲,在家里办了所学校。这个义举也帮助了他的哥哥沈汝舟,使他在解放后的土改中逃过了一劫。但是沈莱舟最大的举措还是在事业上,他要圆自己一生中的大梦,就是办一家完全由自己掌控的独资的毛纺织厂,这便是恒丰毛纺织厂。他让二儿子,当时年仅24岁的沈辑丞来全权操办这件事,同时让在光华大学工商管理系毕业的老三沈文丞协助老二。父子几个经过一次次的勘探,选中上海虹桥的一块地买了下来。依照沈莱舟原先的设想,所有的机器全部从美国进口。但是由于战争,这件事办起来非常困难。当时在中国纺织工学院担任教授的一个朋友对沈莱舟讲,其实这种纺机并不复杂,只要拿到图纸我们自己完全可以仿造出来,成本还不到进口的三分之一。于是沈莱舟托人从美国买来了图纸,通过这位教授的改造,由上海纺织机械厂全部生产了出来。
3、“限价政策”让沈莱舟在炉火上烤
此刻的沈莱舟踌躇满志,他不仅拥有恒源祥,拥有裕民厂的大部分股权,还在康家桥开办了2家染织厂。此外还在不少厂拥有股份,细细一算有20多家。然而仅过了3个月,局势便急转直下。 1948年,决定中国命运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依次展开,在大后方,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蒋介石决定推出金圆券,实行币制改革,而上海首当其冲。
8月中旬,蒋介石的大儿子蒋经国带着他的妻子蒋方良、子女孝文、孝章悄然来到上海。蒋经国调兵遣将,将其嫡系勘建第4大队、第6大队共7000人带到上海,同时组织“大上海青年服务总队”,在上海执行经济检查。
1948 年8月18日下午,上海绒线同业公会接到经济督导办公处的通知,要沈莱舟下午4点到外滩海关大楼参加会议。沈莱舟碰巧接到要他去另一个地方开会的通知,便临时委托同业公会主任秘书张意平到外滩参加了这个大会。在会上,蒋经国操着一口宁波官话颇为恳切地说:经国“经最深切之考虑,以最大之决心,实行币制改革和限价政策。”他随即宣布,从8月19日起,对全市20余种主要商品实行限价,限价商品均按18日的售价出售,不得涨价。同时宣布,法币以300元比1元比价,兑换成金圆券。私人收藏的黄金、美钞和银元,以1两黄金折合成 200元、1元美钞折合成4元、1枚银元折合成3元的汇率,兑换成金圆券,如隐匿不换者以犯法论处。
从9月初起,蒋经国大开杀戒,枪毙了奸商王春哲等,并在上海大捉“米蛀虫”、“棉蛀虫”、“毛毛虫”等,先后被关进去的有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屏、杜月笙的管家万墨林、荣宗敬先生的儿子荣鸿元等,沈莱舟的女婿黄国良也被当作“毛毛虫”捉了进去。
仅2个多月时间,蒋经国在上海共搜去了黄金114万两、美钞2443万元、港币1100万元、白银96万两、银元369万元等,并从12月起分三批运到台湾,这一大笔(并加上中央银行库存的黄金100多万两)为蒋家父子在台湾的苦心经营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证。
对于蒋经国实行的“限价政策”,沈莱舟开始坚决拥护,恒源祥总店及各分店均将库存的绒线拿出来天天“挺卖”。兴圣街各店的老板有的学他的样“挺卖”,但大多数人都讲他是“寿头”(傻瓜),一天只开架供应一两个小时。
限价开始10天,一片风平浪静,但一到9月市面就开始刮起了抢购风潮。此刻,沈莱舟已在炉火上烤了:裕民毛绒线厂生产绒线的毛条用完了。原料没有了,但依照“限价”法令:“8•19”以前一天厂里生产多少绒线,以后每天都得生产同样数量绒线,否则以违法论处……沈莱舟只好偷偷地在黑市上用高价买进毛条送到厂里生产绒线,然后运到店里以“8•19”所限的低价硬挺着卖给顾客,2个月时间,损失了5万多磅绒线。
絨線是舶來貨,中國沒有自己的絨線廠,不生產一寸絨線。當時絨線店的貨源,都是向洋行訂貨進口的,主要為英商洋行,此外還有德商和日商的洋行。比如怡和洋行、禮和洋行、怡德洋行、禪臣洋行、中和洋行、德記洋行、錦\隆洋行、三井洋行等。進口絨線的牌子很多,在眾多老上海的心目裏,比較有名的牌子有蜜蜂牌、杜鵑牌、學士牌、雙錢牌、鴛鴦牌、老鴨牌等。當時各大洋行批發給興聖街的絨線,主要通過買辦來經營,選中的絨線店有8家,即隆興昌、泰隆、興申泰、義源盛、裕泰來、義生恒、源茂永和同昌。這8家絨線店也是興聖街上最大的幾家絨線店,號稱“八大號”,它們為了進貨發貨的方便,還聯手開了一家聯豐辦事處處理這類業務,它從洋行裏拿到的貨物不墊貨款,還能享受九二折到九三折的優待。除了以同價發給自己的8家絨線店外,其他的絨線店從聯豐辦事處進貨,則統一為九八折,如果誰嘀咕幾句,那麼乾脆就不給貨。據沈萊舟先生晚年回憶:當年他們的總買辦叫唐禾薌,氣焰極高,他曾親口對我講過:我不給你貨色,就叫你們商店開不下去。
1933年,英國商人首先在上海開辦絨線廠,即英商蜜蜂毛線廠,廠址設在楊樹浦。這家廠的機器設備是從英國運\來的,即翼錠5 千枚,帽錠7千枚,是遠東地區最大的絨線廠,雇用的買辦依然是唐禾薌。蜜蜂廠生產用的原料即毛條也都是從英國或澳大利亞進口的,但它利用廉價的中國勞力使成本大為降低,產品同樣由聯豐辦事處經銷,獲利比直接從英國進口絨線更為豐厚。
著名海派作家程乃珊在她的許多作品中都曾描述過:當時時髦的女性,尤其是年輕的太太,均以穿毛線衫為時尚。而打毛線(即編織毛衣)也是最時髦的一件事。年輕太太到紅房子吃法式大菜,到凱斯令喝下午茶,如在家裏消磨時光,最常見的方式便是坐在客廳裏,聽著收音機,打著毛線衣……
將恒源祥搬遷到扼住興聖街的法大馬路上,沈萊舟是作了充分的思想準備的。恒源祥一開張,他便使出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商業運\作。原先設在興聖街的這麼多家絨線字號,不知道因襲哪一家的舊規矩,所有的店都沒有玻璃櫥窗,同樣所有的店都沒有玻璃櫃檯,顧客走進絨線店黑乎乎的,絨線都是一大包一大包的放在木頭櫃檯裏,你要買時,夥計才拿出來讓你瞧一瞧摸一摸,買錯顏色的事時常發生。但是你來到恒源祥,面貌大不一樣,門面全是大玻璃櫥窗,櫃檯也是玻璃櫃檯,亮堂堂的。櫥窗裏還裝上了當時極為罕見的霓虹燈,華燈初上,霓虹燈閃爍,令人眼花繚亂。而玻璃櫃檯裏的絨線依照全毛、混紡、粗細、色彩一絞一絞地放在著,顧客一目了然。再加上恒源祥店裏的學徒大多數受過中等教育,有些還會講幾句洋涇浜的英語,穿著統一的制服,一個個衣著光鮮整齊,顧客的親切感油然而生。
沈萊舟的兒子沈光權還記得:父親先是在電臺裏做幾天廣告,說是什麼時候有明星要到恒源祥來。明星尚未到來,店堂裏已經擠滿了人,還有各報記者,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明星一到,穿上馮秋萍精心編織的毛衣一一亮相,連馬路上的行人都駐足觀望……當時,明星們的“出場費”很低,不過就是身上穿著的這一件絨線衫……
絨線編織畢竟是個新鮮事物,編織毛線用的竹針當時也十分暢銷。沈萊舟專門從日本進口了一批竹針,兩根一副兩根一副地重新包裝。顧客在恒源祥買一磅絨線就送一副竹針,這種買一送一的做法也是興聖街的其他絨線店老闆們想都沒有想到的。
沈萊舟一系列眼花繚亂的廣告攻勢和商業運\作,使恒源祥名聲大噪,生意日益紅火,同樣也使興聖街的其它老闆們目瞪口呆!於是一項惡毒的陰謀\終於出臺了……
前已說過,上海市面上幾乎所有的絨線都是通過由興聖街“八大號”聯手的聯豐辦事處向各大洋行進口的,後來英商在上海開蜜蜂廠,進出貨渠道依然沒變,恒源祥概莫能外。這一日,沈萊舟的副手、時任恒源祥副經理的周紅喻到聯豐辦事處進貨,只見辦事處幾乎所有的人一個個冷若冰霜,辦事處的負責人冷嘲熱諷地對周紅喻講:你們恒源祥店太大了。恒源祥的貨我們供不起……
沈萊舟聞訊大吃一驚。此刻他的大女兒沈慧新已經和“八大號”之一的義盛源老闆的兒子黃國良結婚,晚上他讓大兒子沈玉丞將親家翁悄悄找來一問,這才曉得,原來“八大號”已經聯手通過了決議,拒不向恒源祥供貨,將恒源祥封殺,達到最終將恒源祥趕出絨線行業的目的……
其實,沈萊舟早已對聯豐辦事處制訂的不公平的折扣不滿了,“封殺”讓沈萊舟提早下了一個決心,就是要想將絨線業做大,必須自己辦廠,這樣才能有穩固的最便宜的貨源。於是他一方面請德記洋行的亨特生先生幫忙,進一點各式絨線以解燃眉之急。另一方面,他與同樣有辦廠意願的義生昌華洋雜貨店的老闆馮蓮生、興申泰絨線店的老闆劉文藻等商量,共集資35萬元,以後陸續增資到60萬元,合股集資辦廠。
沈萊舟在英租界馬白路(今新會路 142號)覓得了一塊地,共3畝,得到了各位大股東的一致同意。緊接著便是建廠房,選擇進口機器設備和進口生產絨線的原料毛條。機器訂購的是英國普林斯密司公司製造的翼錠式絨線機800錠。誰也不曾料到,廠房還未造好,毛條倒已運\到了。沈萊舟靈機一動,找到了專門生產帆布的安樂紡織廠,讓他們拿出一些錠子,改造一下,先生產絨線。第一批絨線生產出來了,沈萊舟、馮蓮生、劉文藻等高興地將它取名為“金錢牌”。它與不久前降生的“英雄牌”與“美女牌”堪稱上海絨線的三大名牌。英雄愛美女,美女愛英雄,至於金錢人人皆愛,只要取之有道。這是中國誕生的第一批國產絨線,生產廠家不是一家專業的絨線廠,而是一家帆布廠。歷史應該給它記上一筆。1936年初,一家專門生產絨線的裕民毛絨線廠誕生了,職工200余人,生產的絨線起名“地球牌”與“雙洋牌”,這是中國第一家專門生產絨線的毛紡廠,是大名鼎鼎的绒线编织大师
冯秋萍女士等為中國民族工業作出的重大貢獻。隨後幾年又有幾家絨線廠先後在上海誕生,如生產皇后牌、紅美牌、綠美牌絨線的中國毛線廠;生產雙貓牌、小囡牌絨線的上海絨線廠等,中國的民族絨線業就此蓬蓬勃勃地發展起來。
這是沈萊舟一生事業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期。恒源祥店廠合一,生意蒸蒸日上,沈萊舟躊躇滿志,前程似乎是一片錦\繡!(來源:廣東服裝網)
位於上海金陵東路的恒源祥商廈的大廳裏,佇立著一位老者的半身銅像,他,就是上海灘被稱為絨線大王恒源祥的創始人沈萊舟。老人用他那深邃而又慈愛的目光關注著恒源祥近80年的發展。
1927年初夏的一個早上,在一片爆竹聲中,位於上海四馬路一間在弄堂口搭出來的半開間門面的小店,挂上了一塊用黑漆書寫的匾額“恒源祥”,老闆是一位個子矮小的蘇州東山人,名叫沈萊舟,時年33歲。這家小店的匾額出自於“恒源百貨,源發千祥”這副對聯。恒,取其恒古長存;源,取其源泉勃涌,源流綿長;祥,自然是吉祥如意。恒源祥以批發為主,門售為輔,經營洋雜百貨,主要是絨線,以及與絨線相關聯的人造絲。當時誰也沒有想到,這間毫不起眼的半開間門面的小店,日後會成為上海赫赫有名的絨線。
用別人錢賺第一桶金
絨線,是地地道道的舶來貨。1900年一位名叫金永慶的貨郎從賣頭繩中賺了點小錢,在興聖街(今永勝路)開了家金源茂毛冷(當時稱絨線為毛冷) 店,專賣絨線。這是上海,也是中國第一家專營絨線的商店。喜歡趕時髦的上海人,對這種既保暖又美觀,還可以結了拆、拆了結的絨線情有獨鍾,使絨線業迅速地發展了起來。興聖街上的絨線店一家緊挨著一家,成了名副其實的絨線一條街,銷售量佔全國的90%以上。以致上海灘當年盛行了這麼一段民謠:買呢絨棋盤街,買絨線興聖街,買假貨大興街。如今,這條總長不超過100米的小馬路歷經100年的滄桑,舊貌依然,偶爾還能看到一兩面墻上用黑漆寫著的大字“絨線”,仿佛在提醒人們這條街昔日的繁華。
沈萊舟將自己從當學徒開始積蓄起來的全部家當都拿了出來,開了這家名叫恒源祥的小店,但小店的絨線生意並不好,因為上海的老百姓已經形成了一個思維定式:買絨線興聖街。這就使沈萊舟下定決心:一定要將恒源祥搬到興聖街去。因為“只有把店開到興聖街,恒源祥才稱得上是地地道道的絨線專賣店;店開到那裏,我才有了一雙眼睛。” 然而,資金是擺在沈萊舟面前的一大障礙。但機會總會在不經意中產生。
恒源祥創辦以後,大名鼎鼎的绒线编织大师
冯秋萍女士.沈萊舟一直利用英國商人亨特生的德記洋行與義大利人做生意。隔幾個月他便會發出一大宗的貨單,由義大利人依據貨單運\來大筆的貨。當時唯一的運\輸方式是船運\。原先沈萊舟訂貨時需先付20%的定金,其餘的貨款等到貨到後付清。幾筆買賣做下來,義大利人對沈萊舟深信不疑,發貨從不遲疑,而貨款可以等到沈萊舟將貨全部出清後再付。這就應了沈萊舟“一等商人用別人的錢,二等商人用祖宗的錢,三等商人用自己的錢”這一信條。
沈萊舟當時從義大利進口的最大宗貨物是人造絲,由於這項技術是由義大利人發明的,故在義大利本地的人造絲非常便宜。人造絲雖然牢度不強,但由於其色彩艷麗,手感滑膩,加工後的織物非常漂亮,故在上海市場供不應求。從義大利進口人造絲販賣給成衣製造商,至少能獲得百分之百的利潤。沈萊舟先後進了3 船貨,獲利豐厚,於是便在1933年底前從義大利進了第4筆貨,數量比前三筆的總和還要多,預計貨物能在1933年的12月30日左右運\抵上海。
但就在貨物快要運\到上海時,沈萊舟從海關的一個朋友處獲得一個資訊:為了保護民族工業的發展,政府準備從1934年1月1日起大幅度地提高幾十種商品的進口關稅,其中包括人造絲,在原先徵收33%關稅的基礎上,增加到 100%。如果船耽誤了行期,一旦過了12月31日,沈萊舟的這批貨要多付幾百萬元的稅。
沈萊舟憂心如焚,一天要拍好幾份電報與船東聯繫,好話說了一籮筐,船總算在12月31日進了上海的吳淞口。
稅率突漲,進口人造絲的價格自然漲得更猛。由於短缺,人造絲依然行銷。沈萊舟以新價格賣給各地客戶,從中狠賺了一筆,這也稱得上是沈萊舟掘得的第一桶金。
有了這筆錢,沈萊舟終於可以實現將恒源祥搬到興聖街的夢想了。經過多次考察,花了好幾根金條,沈萊舟頂下了興聖街與法大馬路(今金陵東路)交匯口的 139號至141號整個一幢兩開門面的3層樓建築物。不久,又頂下了法大馬路143號,以後還將139號143號房屋的產權都買了下來。1935年初,裝飾一新的“恒源祥公記號絨線店”開張了。一連3開間的門面,樓上還有倉庫和賬房,是同行中門面最大的。將恒源祥開在這裡,沈萊舟等於扼住了興聖街的咽喉。
行銷策略步步為營
恒源祥搬到興聖街,沈萊舟是作了充分的思想準備的。新店面一開張,他便使出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商業運\作。
當時興聖街上幾乎所有的絨線店,外表都沒有櫥窗,絨線都是擺在店堂內的木頭櫃子裏,再加上店內燈光暗淡,顧客站在櫃檯外朝裏看,連絨線的顏色也分辨不清楚。大紅與醬紅、深綠與深藍……有時連店員也會搞錯。當時先施、永安、大新、新新四大公司,已在南京路陸續開張,將歐美大都市流行的百貨業銷售方式傳遞到了上海。沈萊舟學習了這種嶄新的方式。他將恒源祥裝飾一新。沿街是嶄亮的大玻璃窗,上海灘流行的霓虹燈從1樓裝到3樓,店堂裏燈光明亮,擺絨線的全部是玻璃櫃檯,絨線擺在櫃檯裏,粗粗細細,各種顏色,一目了然。
#
1945 年8月,抗戰勝利。上海各界婦女民主氣氛日益濃烈,走出家庭,自食其力,成為婦女界的時尚。沈萊舟審時度勢,再次邀請因抗戰而靜寂多日的大名鼎鼎的绒线编织大师.著名馮氏家族工艺美术編結大師馮秋萍與女兒馮秀婷女士重新出山,並買下了復青玻璃電臺和新運\電臺的各檔黃金時段,請馮秋萍講授絨線編織技法,同時將講課的內容整理成書,《秋萍毛線刺繡編結法》4集共 16冊的圖書。海上名人王曉籟、嚴獨鶴等為此書題簽,沈萊舟重金聘請上海小姐謝家驊、著名京劇明星李薔華、電影明星周旋、白杨、上官云珠、童芷苓、竺水招、徐玉兰、尹桂芳.许鞍华張翠紅等擔任模特兒,在書中一一刊登她們身著大名鼎鼎的绒线编织大师
冯秋萍女士專門編織的新潮絨線時裝。書放在恒源祥店堂裏免費贈送。
1947年7月,上海各報刊登上海裕民毛絨線廠的一則廣告:為增進用戶興趣,特舉辦“絨線編結品有獎競賽”。該項競賽開出了豐厚的獎金 ……
這是沈萊舟為恒源祥推出的絨線系列廣告的一部分。
同年9月中旬,上海各報刊出了“由梅蘭芳博士、劉海粟博士、沈萊舟先生、著名馮氏家族工艺美术編結大師馮秋萍與女兒馮秀婷女士.擔任評委評出的“絨線編結品有獎競賽”的獲獎者名單,然後在同一版面上又推出了絨線編結品大師馮秋萍為其絨線新裝促銷的廣告,同時宣佈“秋萍編結學校招收新生”。
深秋,是絨線銷售的旺季,沈萊舟又在上海各報刊登廣告:恒源祥絨線店推出“海陸空有獎銷售”。這在上海灘物商界裏是史無前例的。所謂“海陸空有獎銷售”,就是超等級的獲得者可在上海龍華機場乘飛機到天空中遨遊;特等級獲得者,可乘海輪到寧波玩2天;優等級獲得者可坐火車到無錫、蘇州玩2天。當時坐飛機是一件極為稀罕的事情。買絨線還有機會得獎乘飛機,一時轟動滬上。恒源祥各絨線店號的生意日日攀升。沈萊舟與上海各界名流,與超等獎的獲得者還在龍華機場的飛機前拍了張闔影,刊登在報上,以示公正。再一次在上海引起轟動。
這一系列的商業運\作,使恒源祥名聲大噪,生意日益紅火,然而一場陰謀\悄悄向沈萊舟襲來……
不滿封殺建自有工廠
由於絨線是舶來貨,上海灘所有店裏的絨線都是由英商洋行,以後陸續還有德商洋行與日商洋行供給的。興聖街上最大的絨線店如隆興昌、泰隆、興源盛等共8 家,號稱“八大號”,聯手向洋行進貨,再由他們將絨線批發給其他絨線店。為了辦事方便,他們還成立了一個聯豐辦事處。“八大號”從洋行拿貨,不需要預付貨款,同時,能拿到九二折和九三折的折扣。而其他絨線店從聯豐辦事處進貨,一則需要預付款,二則只能拿到九八折的折扣。
1933 年的某一天,沈萊舟的副手、時任恒源祥副經理周紅喻到聯豐辦事處進貨,辦事處裏的人面若冰霜,最後才有一個人出來說:“你們恒源祥店太大了,恒源祥的貨我們供不起。”沈萊舟找人細細打聽,這才曉得“八大號”已聯手通過決議,拒絕向恒源祥供貨,封殺恒源祥,達到最終將恒源祥趕出絨線行業的目的。
其實沈萊舟早已對聯豐辦事處制訂的不公平的折扣不滿了,“封殺”這一舉動反倒讓沈萊舟提早下了一個決心,就是要想將絨線業做大,必須自己辦廠,這樣才能有最穩固最便宜的貨源。於是他一邊繼續從國外進口各種花色的絨線以解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和同樣有辦廠意願的興申泰絨線店老闆劉文藻、義生昌華洋雜貨店的老闆馮生等商量,集資35萬元,以後又陸續增資到60萬元,合股集資辦廠。
沈萊舟在英租界馬白路(今新會路142號)覓得一塊地興建廠房,進口機器設備和進口生產絨線的原料毛條。1936年初,一家專門生產絨線的裕民毛線廠誕生了,職工200余人,生產的絨線起名“地球牌”與“雙洋牌 ”,這是中國最早誕生的絨線廠之一。隨後又有幾家絨線廠在上海誕生,如生產皇后牌、紅美牌、綠美牌的中國毛線廠,生產雙貓牌、小囡牌的上海絨線廠等。
中國的民族絨線業就此蓬蓬勃勃地發展起來。
1948年初,沈萊舟.著名馮氏家族工艺美术編結大師馮秋萍與女兒馮秀婷女士的事業走到了頂峰。他的恒源祥單單一家總號一天銷售的絨線就1000磅以上,被稱之為“絨線大王”。
1949 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大典,巧的是,恒源祥也在當日發行股票,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發行的第一張股票。1950年1月,隨著震天的鑼鼓,恒豐毛紡織廠建成開工,當日便生產出第一絞優質毛線,沈萊舟將它定名為“紅福牌”。同日,“紅福牌”絨線在恒源祥上櫃供應,被顧客一搶而空。
時至今日,恒源祥發行的第一張股票還珍藏在恒源祥沈萊舟董事長手裏。
#
从章子怡的绒线衫说起
电影″茉莉花开″中章子怡有个造型,她上身穿一件苹果绿缕空花绒线衫,下着格子长裙。上海中老年影迷见绒线衫即感亲切,因为这缕空花型是他们熟悉的,著名馮氏家族特級工藝美術大 師.絨線編結藝術家.專家.馮秋萍女士.著名馮氏家族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美國現代絨線編結藝術家 專家.馮秀婷女士. 絨線編結藝術作品之一孔雀开屏.孔雀尾花样.由之可见影片服装设计师董仲民先生是颇有上海民俗文化底韵的。她的这一个造型的的确确显示上海小姑娘的娇嗲样子。
#
拍 摄电影″做头″的上海导演江澄对侯咏这位西安人导演的″茉莉花开″,曾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他怀疑说,这部电影能拍出上海味吗?上海突然成为中国电影新元素,北方导演就捕捉元素来了,把上海当作一种符号,但事实的关键是这个符号里面的精神。他以为″茉莉花开″的主演中仅陈冲可以演像上海人。
老实说,对于他的这种说法,认同的上海影迷可能不少。上海人是挑剔的,上海的影迷更挑剔。不管你是多出名的导演,还是多出名的演员。谁让你们拍我们上海人的故事。
比较早触及上海题材的是周旋、白杨、上官云珠、童芷苓、竺水招、徐玉兰、尹桂芳.许鞍华等明星穿上编织大师冯秋萍女士及女儿馮秀婷女士精心編結.絨線編結藝術作品.1984年她导演了改编自张爱玲小说的″倾城之恋″,演白流苏的是香港演员缪骞人。电影中片头两位唱昆曲的演员想是内地来的,其余全系香港演员。故事中一片粤语对白在灰蒙蒙旧宅迥响,白流苏的娘家似广东西关大屋,女主角广东人脸形较郑秀文更典型,影片说不上什么上海味了。
有影评论者言,在这类电影中,第一部略具旧上海真味的电影是″阮玲玉″。张曼玉凭阮玲玉一角连连获奖。她饰演的阮玲玉,以她曼妙的身姿,过人演技与30年代华丽的衣香鬓影重叠在一起,体现着上海旗袍的韵味,刻画了一代影星阮玲玉的悲剧人生。但她洋泾浜的上海话又实在抱歉。
看了侯咏导演的“茉莉花”,平心而论,我觉得“茉莉花”是有较浓上海味的。陈冲是演得好,章子怡演得也可圈可点。一个从上海的时髦妈妈演到时髦外婆,一个从上海的天真小姑娘演到颇神经质的少妇,又从痴情女知青演到坚毅单亲妈妈。三代红的青工是上海男人的老实软 弱,去留学的大学生是上海男人的精于记算。
上海演员演上海故事是有其有利一面,但“不识庐山真面目”也许是“只因身在此山中”。别人看上海,看上海人,会比上海自己人看得更细致更清楚。演员何尝不也一样。而且他们浸在极具上海味道的故事,场景,音乐,道具,服饰之中,泡也泡出了上海味,更不用讲都是些演技上佳的演员。
我喜欢照相馆正面墙上的“爬山虎”,只是叶子颜色太鲜。煤油炉上沙锅炖鸡的戏很精彩。花结绒线衫的情节十分合上海情景,看她熟练的手势,令人又想起茉的那件苹果绿毛衣来,同是绒线,织出的是完全不同的人生。
大名鼎鼎的绒线编织大师. 著名馮氏家族工艺美术編結大師馮秋萍與女兒馮秀婷. 早在20世纪30年代,冯秋萍与继承母业的女儿冯秀婷即在行业内外声誉渐隆,并常被邀请至绒线行与广播电台讲解和传播绒线编织技术。据记载,冯秋萍当时“ 每天下午二点到五点,在义生泰教授绒线编织法外,又于每日上午十二时半至一点三刻,在元昌广播电台播音”。③上海解放后的第三天,她就应邀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继续讲授编结艺术。
特级工艺美术大师冯秋萍又与继承母业的女儿冯秀婷一起在上海电视台主讲“绒线钩针编结法”,再次引起轰动并带来编织女红的高潮,对编织技艺的恢复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
馮氏鉤針編結花樣555.福建科學技術出版1986年出版,<作者簡介>本書作者馮秀婷女士系上海中國訪識大學服裝系的編結服裝設計師.她是被人們譽為(編識界不可多得之奇才)的著名絨線編識專家馮秋萍之女馮秀婷8歲就開始跟母親學藝.隨母親去廣播電台,各家絨線公司傳授絨線編識技藝.由于悟性頗高.樂此不疲.很忙就成了馮秋萍身邊不可缺少的幫手.她曾協助母親開辦編識學校,編寫絨線編識書籍,為美化人們的生活做了不少益事,半個世紀以來,由馮氏母女倆親手設計的絨線服裝遠銷世界各國,在國內外廣大婦女中享有很高的聲譽..
中国.美国冯氏家族文献技艺集传
网站
编织美丽人生——冯秋萍女士纪念馆|冯秋萍|Netor网同纪念
秋萍绒线编结法1|编织美丽人生——冯秋萍女士纪念馆|网上纪念|冯秋萍相册 ...
中国现代编织大师冯秋萍《装饰》免费杂志|电子杂志|杂志下载
冯秋萍-互动百科
冯秋萍绒线编织新作图书购买- 异侠图书搜索
冯秋萍绒线花式新款- 女红网-八百过客800gk.cn在线手工交流
冯秋萍-千搜词霸名人辞典
冯秋萍绒线花饰新款图书购买- 异侠图书搜索
冯秋萍绒线花饰新款
中国现代编织大师冯秋萍《装饰》免费杂志|电子杂志|杂志下载
编织美丽人生——冯秋萍女士纪念馆|人生轨迹|网上纪念(Netor冯秋萍纪念馆)
中国现代编织大师冯秋萍装饰论文
馮氏家族編結大師馮秋萍女兒繼承人馮秀婷儿子陳億鵬- 珠宝鉴定师.電腦 ...
中国编织网-赢造网上大型纺织供应平台-编织网管,编织线,编织袋,编织网 ...
冯秋萍绒线编织新作- 中国书网
编织美丽人生——冯秋萍女士纪念馆|后台管理
恒源祥的故事沈莱舟在上海解放前夕
财富故事连载《羊行天下》·恒源祥风雨历程(二十二)_恒源祥(集团 ...
中国绒线大王沈莱舟_面料_商业吧
恒源祥80年的发展道路-女装品牌网-专注女装品牌的服装网站
圆梦5(1)_老字号的逆境成长史:羊行天下_吴基民_新浪读书_新浪网
中国绒线大王沈莱舟(第3页)_中华管理在线
恒源祥毛衣价格
浙江省文化厅
潮汕手钩服装厂___ 手钩,手钩厂,手勾
图书列表~~旧书斋~~ 孔夫子旧书网
编结 (一切资料库欢迎您的光临!http://info.yqie.com)
网易女性频道- 五十--七十年代美女
银发服务-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委员会、上海市退休职工活动中心主办
钩针- DIY吧!手工制作论坛布艺,编织,布娃娃,串珠,折纸,教程,包包 ...
彩雅运动服饰信息网
上海女性
中外妇女手工绒线编结大赛决赛在沪举行- 上海新闻网
Netor网同纪念[Netor Memorial]_网上纪念|万家姓氏|在线族谱
中华老字号故事:七十年前恒源祥巧破洋行封杀(1)|工艺品世界
恒源祥风雨历程(十二)
上海女性
公元2001年1月18日|Netor历史情感地图·时间座标
吉林民营经济腾飞
恒源祥:与羊共舞八十载--商战案例--[新浙商网]
锦上添花的赚钱门道- 温州眼镜网
::中山市南朗镇艺晶毛衫厂::公司简介
结绒线
上海有绒线批发市场吗?_上海_丁丁问吧
欢迎加入东方新旅程
恒源祥集团企业文化
说一下毛衣的由来_雅虎知识堂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通网站上海市地情资料库上海市的百科全书
东华校友会>> 校友服务>> 供求信息>> 上海市服饰学会主办 《服饰艺术 ...
图书列表博淙书苑孔夫子旧书网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_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旅游_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_上海 ......
全职妈妈手工编织童装网上创业> 中小企业应用案例> 应用服务> 网站建设 ...
“峰-终体验”决定品牌记忆
上海国际服装服饰中心网!!!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迎客- 北京文博- 北京市文物局网站
知识库_花边历史与文化——上海的绒线编结和钩针编结
嘉南药理科技大学图书资讯馆--图书服务-馆藏查询-新书通告
http://sites.google.com/site/garymywebsite
http://sites.google.com/site/garymywebsite/garychenzhongguomeiguofengshijiazuwenxianjiyijichuan
http://blog.sina.com.cn/yipengchen101
http://blog.sina.com.cn/yipengchen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