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July月
813:0:59
怀念恩师鲜灵霞
王媛 怀念恩师鲜灵霞
亲传弟子——王媛
我敬爱的老师鲜灵霞一晃离开我们已13年了,然而她的音容笑貌和纯美动听的声腔,却无时无刻不在我心头萦绕。
我是在鲜灵霞老师身边成长起来的,从幼小就酷爱她的腔调。由于我的桑音条件与灵霞老师十分接近,故而学她的唱腔几乎到了乱真程度。我在工厂期间,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为职工演唱鲜派唱段,很受大家欢迎,慢慢唱出了点名堂。
作为评剧一代名伶的鲜灵霞老师,虽然经历了非常时期痛苦磨难,导致染下痼疾,生活不能自理,但她身残志不残,晚年除去坐轮椅偶尔参加一些公益性演出外,主要把精力用在传播艺术上,为评剧事业培养新人。她不仅对专业演员倾囊相授,而且对我这个业余弟子也十分用心。每段唱从情绪把握到发声、用气技巧,都讲授的明明白白,一句句给我做示范,经过老师传授,使我领悟到鲜派唱腔的精髓。她还经常带我去参加公益性演出,把我介绍给观众,师徒同台献艺。
由于鲜灵霞老师的提携、亲传,使我的演唱有了长足的长进,成为业余评剧队伍中的佼佼者,频频参加各种比赛,榜上有名。《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戏剧》、《北京戏剧电影报》、《天津日报》、《天津今晚报》、《天津工人报》、《天津老年报》等报刊都发表了专文介绍我的业绩,天津电台、电视台播放过我的唱段。
灵霞老师不仅在艺术上对我要求严格,在思想上、生活上对我也非常关心,经常向我讲述做人的道理,要重艺术、轻金钱。她的行为对我影响很大,其中老师冒雨为社区群众义演的事,至今令我激动不已。哪是1991年夏天,在灵霞老师住处不远的柳州路有一座供老人们活动的康乐园,有不少是评戏戏迷,他们很想听灵霞老师的唱,灵霞老师闻讯就叫上我去给老人们演出。但临去的那天正下雨,我劝她别去了,有我代表去演出,她说什麽也不肯。她说我们演员是观众捧起来的,为观众服务是演员的天职。大家都兴致勃勃等着看演出,怎能叫他们失望呢!于是我们推着轮椅打着伞赶到了康乐园。当时老人们以为下雨鲜灵霞不会来了,正欲散去,见到我们冒雨去了,许多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还有一件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上世纪70年代,京剧泰斗历慧良策划为修复长城集资义演活动,力邀鲜灵霞参演,当时老师正患感冒在家中输液,但灵霞老师毅然答应并如约参加了这场京评梆越豫老艺术家大合作演出,演出盛况空前,在津门造成极大轰动。
鲜灵霞老师病逝后,我化悲痛为力量,每逢老师周年忌日,我便自费请乐队、组剧场,在中华曲苑、珠江道文化站等演出场所为老师举行纪念演出,2005年9月26日是老师诞辰85周年纪念日,我克服各种困难,自费在天津有名的中国大戏院举行盛大纪念演出活动,评剧名家筱玉霜、李福安、刘淑萍、花艳茹、王景明、小鲜灵霞等闻讯赶来友情助演,由于鲜派巨大的号召力,演出前一星期戏票提前售罄,剧场满坑满谷,气氛热烈,掌声不断。连日操劳,演出前我病倒了嗓子哑,当晚我演唱发挥不十分理想,但观众还是给予我热情鼓励,演出获得极大成功,看着舞台下这麽多喜欢鲜派观众,望着舞台上悬挂着的鲜灵霞老师的巨幅画像,我感慨万分,激动得热泪盈眶!老师您在天之灵一定会欣慰、高兴万分的 !
前几年,我几经周折找到了老师生前拍摄的电影《包公三勘蝴蝶梦》的拷贝,自费翻录了光盘,保存了老师这一经典剧目的宝贵音像资料。为了更好的传播老师的鲜派艺术,目前我正准备自费制作鲜派伴奏带,供广大鲜派爱好者使用。
鲜灵霞老师您放心吧,今后我要更加尽心地传播鲜派艺术,使您所创造的鲜派评剧艺术发扬光大,世代流传!
祝愿鲜灵霞老师天国快乐!
亲传弟子王媛2006.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