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February月
1921:4:38
谁为杨常二人平反10
追溯历史 关于“攫取兵权”。 当时杨宇霆已经卸去所有军政职务,仅挂名兵工厂督办一衔,照如今说法叫退居二线了。常荫槐任黑龙江省长兼东北交通总长 ,基本也与军方无甚瓜葛。军政大权被张学良牢牢掌控,甚至连成立铁路督办公署这等文科业务,没有少帅签字都实现不了。假若杨常怀揣“攫取兵权”计谋,缘何竟被帅府几个勤务兵轻易夺去性命?会说不如会听的,如果不是张学良戴着千古功臣桂冠,史学家也不会把屎盆一股脑扣到杨宇霆头上。
关于“投敌卖国”。 敌指日寇,国指东北。谋杀事件发生后并无此项控罪,硬把两位功臣指为汉奸卖国贼,张学良不会卑鄙到这种程度。其实若论与日人勾结,谁也比不过张氏父子。尽管杨宇霆从东瀛留学归来,并没把日本放在眼里。就任兵工厂督办伊始,便辞退多名日本技师,转而从英法德奥诸国聘请专家。及至后来一系列关涉中日利益决断上,杨都比大帅少帅来的强硬,令日本政府十分气恼。他们认为“张作霖执政十余年,日方提出多项合作要求未能实现,主要是杨宇霆从中作梗”。日本人越来越不喜欢他,进而攻击诽谤他,尤以张大帅死后为甚。一九二八年八月东京《朝日新闻》报以“狡猾哉杨宇霆”为标题,发表社论对杨实施打压。稍后欲擒故纵,先在沈阳的报纸上刊登所谓东三省民意测验,将张学良杨宇霆张作相万福麟一干政要列名于表,让读者评选最佳长官。每天公布结果故意多报杨的票数,借此煽动张学良对杨妒恨。进而又派特务四处收集所谓杨宇霆准备政变的材料密送帅府,很快激起张学良杀人冲动。后来日本战犯河野大作在法庭供述,继张作霖之后,杨已被列为第二个谋杀对象。理由是“他的股肱杨宇霆忘了日本恩德,向美国献媚”。可以说日本人借张学良之手,达到了杀杨目的。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评论这起远东阴谋时说,“张学良搞了一次惊人的政变”。
建国前后张学良枪杀杨常事件虽已流传,其政治背景并不复杂,或言少帅年轻气盛,或言奉系帮派争斗。杨宇霆背上“汉奸”罪名,大概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根据统战工作需要把少帅树为爱国英雄,当然需要反面人物陪衬,旋将杨常诋为卖国贼。最典型莫过话剧《少帅传奇》中张学良凛然大义忧国忧民,杨常则狼狈为奸勾结敌寇。戏中安排杨宇霆亲自与日本特务河野大作、林久治郎接头,还加进杨的夫人反戈一击向少帅检举揭发情节。最终以杀掉杨常为结局,”粉碎了投敌卖国阴谋”。如此惊险刺激的爱国教材一时风靡全国,电影戏剧小说纪实纷纷跟进,甚至连史学论文都照此抄录。故而谬种流传脏水四溢,恶意编造荒诞不经。张学良形象日益高大,杨常则沦为汉奸走狗卖国贼。新世纪以来“张热”不减,政治家述评、史学家考证、文学家传记、剧作家影视无不秉习上述套路,两位堂堂正正的东北汉子就这样被妖魔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