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February月
1920:59:28
谁为杨常二人平反5
追溯历史 郭败以后老将对杨仍很信任,并畀以重职,对我则时加斥责,不如过去那样相信。后来我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时,未安排他任何职位,一则因为他是老将重臣,地位很高,二则是我对他确有戒心。看到林全助在记者会的讲话和我翻阅日本历史有关德川幕府的史实,联想东北当时情况,我有些不安。杨虽无任何职务,但东北政要多系他门下故旧,趋承奔走门庭若市,甚至国内各省代表来沈也多往拜谒。他是一个在野人物,居然同我分庭抗礼。尤其他给其父祝寿时铺张扬厉,车水马龙盛极一时。当时我也参加祝寿,不断在想,假如杨常取我而代之,可以兵不血刃掌握东北政权。莫非林全助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说的吗?我该怎样相处,是等待被杀呢还是先把他们除掉?事关杀人,尤其要杀一个风云中人物,一时犹豫不决呀![摘自卢广绩《张学良将军一夕话》]
思路节点在林全助讲话。林全助乃日本帝国前驻华公使,此为特派奉天吊唁张作霖全权代表,实际衔有诱劝张学良靠拢日本,不与南京政府合流的使命。做为东北灵魂人物的杨宇霆不买日本人的帐,热衷南北统一,当时已被日本朝野视为满蒙战略的障碍,必欲除之而后快。林全助把主意打在尚未成熟的张学良身上,在沈期间二人有何密谈不得而知,不过林全助旁敲侧击的公开讲话的确令少帅疑神疑鬼坐卧不安,最终横下杀人恶念。
仅凭感觉和推测就杀害无辜功臣,张学良显然中了日人反奸之计。谋杀案虽然暂时收到敲山震虎杀鸡警猴功效,使东北政局稳定了一二年,但很快就暴露色厉内荏外强中干,无力保境安民的包子相。不久发生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彻底粉碎张少帅外靠日本内依老蒋苟且偷安的美梦。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渡阴山”,国难当头,人们自然开始怀念被日本鬼子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杨宇霆常荫槐来。如果这些老家伙还在,关东军敢如此嚣张吗?可以说,张学良枪杀杨常重演了一出崇桢冤杀袁崇焕的悲剧,实际杨常是死在日本人手里。下面再看谋杀事件亲历者的感受。
日本顾问们,特别是土肥原贤二和奉天特务机关长秦真次少将等,对杨宇霆不断加以诽谤。我每次听到这些攻击就有一种“邻国之贤,敌国之仇”的感觉,认为日本人总是故意挑拨离间我们内部关系。张偶尔和我说起日人对杨的评论,我总劝他不要鼓励外国人干涉中国内政。当我得知杨常两人在老虎厅被张学良心腹枪毙时,马上感觉这是自毁长城,中了敌人之计了。同时感到特别刺激的是,这种行为还是中世纪争权夺势喋血亲友的表演。没过几天,张学良拿出一堆材料包括照片叫我审查,看过十几张才明白,原来这就是罪案的来源。这些日本特务机关送来的所谓情报,内容不外乎某某人进杨公馆呆了一个半钟头,杨家某人到某茶馆与某人碰了头等等。看完这些似是而非的材料叫人又气又急,气的是日本人随意欺负中国人,急的是中国人甘受别人愚弄。我坦率地把自己的看法向张说了,他把那些材料往旁边一推说:“事情已经过去了,算了吧。”[摘自王家桢《张学良枪毙杨常和收买日本政友党内幕》]
张作霖虽然土匪出身,但归顺官府后尚无滥杀无辜恶行。随行多年的老臣偶有龃龉,皆能宽宥谅恕,同患难的绿林兄弟吴俊升、张作相、汤玉麟、张景惠,哪个不荣华富贵呢?东北名宿孙烈臣曾预言,将来杀戮自家人的事情只有少帅做得出来。张学良开此先河必留后患,杀害同僚恶果潜移默化,西安事变时发展到及至。首先张学良冒天下之大不韪,绑架最高统帅,枪杀政府官员。随后部下哗变,先由苗剑秋、应德田、孙鸣九等人相继杀害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参与谋杀杨常]、西北剿总参谋处长徐方、交通处长蒋斌、副处长宋学礼。接着又由刘多荃率人捕杀了旅长高福源,同时把枪杀王以哲的连长于文俊剖腑挖心,在国人面前上演了一出东北人的野蛮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