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February月
616:33:30
浙江衢州夏氏
访客 衢 州 夏 姓
约1.37万人。出自姒性。据《唐书•宰相世家表》所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朝初年分封诸侯,夏禹的后裔东楼公受封于杞国(今河南杞县)。至杞简公时,被楚国所灭。简公之弟佗出奔至鲁国,鲁悼公因其为夏禹的后裔,给予采地为侯,称为夏氏。后来离开鲁国,至沛地之谯郡,遂为谯郡人。夏氏另有出自(女为)姓,以王父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陈宣公杵臼之庶于名子西,字子夏。其孙名征舒,以王父(祖父)之字为氏,称为夏征舒,其后遂有夏氏。郡望为会稽郡。
龙游夏氏 有5000余人,主要聚居泽随前江、唐里、石佛夏家、塔石蒲塘、湖镇夏家、虎头山圩塘等处。
泽随前江、夏峰、鸿陆夏夏氏原籍会稽。五代后周显德间(957—960),夏霖殖盐始迁龙游,寓斗潭(地名今无考)之右。宋开宝七年(974),有文霸、文豹两兄弟,文霸迁前江,为前江始迁祖,曾孙询分居华峰(后称夏峰);该支宋代科举极盛。宋末自夏峰分出一支,居茶圩村,因荼圩屡遭水患改迁黄麻角山。明初,由黄麻角山徙居夏湖后山,今称鸿陆夏。后有分迁新山水、夏余星。
塔石蒲塘下夏氏 始祖夏茂发,元至正间避难迁至。
泽随唐里夏氏 始迁祖夏元高,明永乐间(1403—1424)由江西玉山迁至。
虎头山圩塘朱夏氏 清末由江西广丰迁至。
湖镇夏家夏氏 明建文年间(1399—1420)由福建迁至。
石佛夏家夏氏 清嘉庆间(1796—1820)由福建绥安迁至。
现存家谱四种:《夏氏宗谱》(1937年重修),藏夏家村夏土宏处;《夏氏宗谱》(1931年续修),藏唐里村夏炳林处;《园星夏氏宗谱》(1932年重修),藏夏余星村夏云富处;《前岗夏氏宗谱》(1809年重修),藏前江村夏阿七处。
开化夏氏
有1900余人。始祖夏季庚,唐太和间(827—835)任信安令,秩满,居开化马金(今马金镇),分支青山底、梧坂(楼底)、深渡等地。
另有张湾乡夏家村夏氏,是明户部尚书夏原吉后裔,清初从江西德兴迁入。该族保存明永乐十年皇帝册封夏原吉圣旨一道。
有2900余人。主要聚居和睦乡石口村、灵山村,张村乡先锋村和峡口镇旧街等地。
江山夏氏主要有三支:
石口夏氏 江山石口夏氏以和睦乡石口村为主要初迁地。初迁祖是南宋时朝奉郎夏允德,原居安徽歙县,官福建福清通判,因途经石邱(即石口)见灵峰高耸,树木参天,赤石壁立,溪流环绕,遂辟地占籍于此。其后分支和睦乡灵山村以及张村乡和华丰乡。
夏垄坑夏氏 大峦口乡茶丰村夏垄坑夏氏,原籍福建省邵武建宁县夏佳山。初迁至江西玉山,清代又从玉山迁至江山大峦口乡夏垄坑。
梅岭夏氏 大溪滩乡梅岭(又名呼猪葱)夏氏始迁祖夏富松,于清雍正间(1723—1735)由江西南丰县夏家山迁此。
现存家谱两种:《石邱夏氏宗谱》16卷(1917年重修);梅岭《夏氏宗诺》。
摘自<<衢州文化网>> 2007.10.18
浙江省衢州市夏宝森 电话13505706066
望与保存有宁波会稽郡家谱的本家乡亲交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