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June月
516:46:20
整理了一点有关太岁的资料,大家一起看看吧尘 整理了一点有关太岁的资料,大家一起看看吧
最近大家都对道教里面的丙子太岁郭嘉大将军很感兴趣,于是便搜索了一下。本来是想弄清楚六十太岁冠以人名的年代和缘由,以便判断
一下郭嘉先生是否被后世奉为太岁。但是很遗憾,资料太有限,因此这里只是我个人结合材料进行的推测。
一、天文历法中的太岁
我找到的“太岁”一词最早出现的年代,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商之间。当时,古人采用了岁星纪年法。古人认为岁星(木星)由西向东十二
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次星次。假如某年岁运行到星纪范围,这一年就记为“岁在星纪”,第二年岁运星运行到玄枵范围,就纪为“岁在玄
枵”,其余由此类推,十二年周而复始。《左传》襄公三十年里有“岁在降娄”,《国语·晋语四》有“君之行也,岁在大火”,就是用岁星
纪年的例子。而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专家也依据史书记载的岁星的天文现象,与现代的天文科学手段向相结合,推演断代。
岁星由西向东的运行,和人们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起来很不方便。为此,古代的天文学家
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太岁”,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相一致,并用它来纪年。太岁是《汉书·天文志》的
叫法,《史记·天官书》叫岁阴,《淮南子·天文训》叫太阴。于是便有了太岁纪年法。
此外古人还为“太岁在寅”、“太岁在卯”等12个年份取了专门名称,如摄提格、单阏等,对应如下表:
太岁年名 太岁位置 岁星位置
摄提格 寅(析木) 星纪(丑)
单阏 卯(大火) 玄枵(子)
执徐 辰(寿星) 诹訾(亥)
大荒落 巳(鹑尾) 降娄(戌)
敦牂 午(鹑火) 大梁(酉)
协洽 未(鹑首) 实沈(申)
涒滩 申(实沈) 鹑首(未)
作噩 酉(大梁) 鹑火(午)
阉茂 戌(降娄) 鹑尾(巳)
大渊献 亥(诹訾) 寿星(辰)
困敦 子(玄枵) 大火(卯)
赤奋若 丑(星纪) 析木(寅)
(单阏音chan2 yan1, 执徐音zhi2 chu2 牂音zang1 涒音tun1)
屈原《离骚》中有“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一般认为这里的摄提是太岁年名里的摄提格,孟陬指夏历正月建寅之月;庚寅是
生日的干支。所以屈原正好生于“寅年寅月寅日”。但要注意,这里的寅年不是干支纪年里的“寅”年,而是指太岁在寅(析木)之年。
大概在西汉年间,历法家又取了阏逢、旃蒙等十外名称,叫做岁阳,依次和上述十二个太岁年名相配,方法同六十甲子相同,组成六十个
年名,以阏逢摄提格为第一年,旃蒙单阏为第二年。六十年周而复始。这种纪年法自西汉太初元年就开始使用了。
因此,可以了解的是,在先生所在的三国时代之前,已经有了六十甲子纪年的历法,以及太岁的说法,但是否就在那时与道教的神氐崇拜
发生了关系,我们还需要了解道教的发展历史。
二、道教的发展历史
对于博大深远的道家文化,我就像三尺蒙童一样无知,下面所引述的典籍辞句,我基本上也没有理解。一年前上了一门易学概论的选修课
,也只学到了几个名词的意思而已,对道教更没什么概念,姑妄言之吧。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中国道家代系长远,纵观道家文化的起源于相传的古迹及现有的历史资料,可知道家的史系,可源自三黄五帝的远古时代,故叙道家史系
,需从三黄五帝而起。
孔子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其中三古者:伏牺至尧舜为上古,上古尚象。夏,商,西周为中古,中古尚占。东周春秋
战国为下古,下古尚辞。
上古时河图洛书的出现,可以说是易学的发端。周朝建国,武王文王,周公父子,综罗上古文化思想,归纳统一,建立了以人为本,由人
而上通天文,下及地理,旁通物理的人文文化体系,所以,孔子推说三代以来的文明,特别赞许周代文明,并以归纳为“道”。而周代的思想
,尽是中国道家上古传说文化的天下。相传《周易》也是文王被囚时所作。
东周平王之世,人文思想奔放,道统分扬,百家兴起,术数学习自由,老子,列子,庄子,杨朱等出位,各有著述,墨家以墨翼为中心,
兵家以孙子,吴起等为代表,以马骏衍为代表的阴阳家,以申不害,韩非等人为代表的法家,以惠施,公孙龙之寿为代表的名家,鬼谷子,苏
秦,张仪等也独树一帜,各执牛耳,由此 ,术数分科,道家之学分脉,各主所见,导致名家风气开展,自成流派,道家神仙方士的学术渐次演
变为后世道教的雏形。
秦始皇赢政统一中国,道家术数被力求统一,致使诸子百家学说一齐被扼杀,至到始皇晚期,又开始了道术门户,秦始皇除了倾心于上古
的帝王封禅之举,也致力于方士神仙之说,以求长生不死之方。由此可见,在秦始皇时期,神仙方士等流派,并未受焚书坑儒的影响,依然甚
为活跃,因此种下了汉代阴阳术数,神仙道士发展的根源。
汉初,承文,景两个朝代以来的休养生息,朝野安定,所引用的黄,老政治作风,以无为而治,用弱用反的阴柔手段,造就了一般社会也
崇尚道家学说的风气,道家哲学思想的运用,也造就了无数神仙之术的发展,至而开启后来东汉,魏,晋之列家神仙方士思想的基础,再演变
而有北魏正式道教的形式,在这时期,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天神信仰,巫盏邪术,也一起流传至今。
东汉复国,循西汉的“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之风。此外,由上古“祝由”巫术,咒语的流行,配合原始象形文字,图滕观念,再与印度
门教法术共同交流,深入民间,引至斋醮告天,披发仗剑,画符念咒等神通,由民间再反应至皇室朝野,即成为汉末,魏,晋以后的道教典范
(联想了一下孔明大人的形象)。汉明帝时代,佛教入注中华,道佛较法,见载于佛道论。
汉末,恒帝,灵帝时代,有沛国丰县人张道陵,初名陵後名道陵,字辅汉,造作道书,以感百姓,从受学者,出五斗米,故称米贼,后也
称其为五斗米道。三国志 张鲁传云:“以鬼道教民”。后来张氏子孙,迁居江西龙虎山,宋后封号尊之为天师。
晋室东渡,文化思想与政治局面相互自为因果,道教逐步定型,在佛教文化源源输入下,道佛两教开始互争雄长,这促使儒道混合,并号
召团结群力,此时领导道教运动的人物,就以北魏的天师寇谦之为中坚分子。
诸山神仙道士,在汉末,三国乱世其间,怪谬传说繁兴,如刘晨,阮肇,麻姑,费长房,钟离权,左慈,于吉等等不下一,二百人皆为后
世道教确信为神仙之流。
至此,我所查到的资料,与三国人有关联的几乎没有了。能够确定的是两点,一是北魏之后,道教正式成立,并由此开始封奉我们现在所
见到的神仙,二是三国人物确有被尊奉为神仙者,如张鲁、左慈、于吉等。但是这仍然无法说明先生与道教神仙存在必然联系。就此问题,我
这个门外汉只能不负责任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三、一点个人看法
中国神话,流传下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历史典籍以及各种伪书的记载,一般比较官方,推奉神仙都有统治者的意愿推动,比如关羽的
“真武大帝”(好像是这么叫吧)等等;二是民间的志怪小说以及口头传颂的故事,相对反映了老百姓对历史人物的喜爱程度。在百度的郭嘉
吧中看到的资料说,在元明时,将对太岁的祭祀正式纳入国家的祭祀大典,因此会不会那六十位大将军最终定名也是在那个时代呢?在封建专
制走向极端和没落的时代,官方塑造的偶像,更应该是忠君之士。曹操在那时恐怕已经被归入叛逆,他帐下的郭嘉,大约也不会被统治者认可
,由此让我对丙子太岁与先生的关系产生了一点怀疑。虽然曹操似乎也被封了神,但地位功绩远高于郭嘉的二荀都没有被奉上神位,在魏书中
排名靠后的先生为什么反到受封?而且带有为汉室殉死意味的荀令君,仿佛更对统治者的胃口才是。(莫非罗的演义太过成功,令先生的地位
大幅提升了,也未可知,呵呵)
其次,道和易从来就没有分过家。汉末的易学名家,以荀爽、郑玄为代表,荀氏一门都有较高的易学修养(从文若优秀的儿子们可见一斑
),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他们当中有被神仙化的人物。我觉得这可以归结于易学的两个不同传统。一是卜筮的迷信传统。《周易》本就
是卜筮之书,但其中蕴含了很多极为简约的哲理,同时也有迷信的成分。一部分人学易,却只注重扶乩算卦等糟粕,而老百姓们最感兴趣的也
是这些,相信宿命不信人定胜天,统治者更是乐于接受这样的现状。易学的另一个传统,就是对其哲学内涵的研究和发展,荀郑以及后世的朱
熹王夫之等大家都属于这一类。但由于《周易》艰深难懂,研究它的多是士大夫清流,不会为广大百姓理解。因此,道教的神仙偶像,也是道
家文化中迷信成分的演化,并在民间广为流传(祠堂也要归入道教的,至少建筑上这么算)。
我窃以为,先生也属于第二类。掐指神算,比之于仙,更近于妖。先生的判断,无不是根据客观实际,进行的合理推断或预测,决非神光
一现的结果。电视剧中,先生问折旗而断定刘备劫营,我个人认为是个败笔,至少不是亮点。那种台词让诸葛装神的时候说比较合适,先生绝
不需要用迷信的手段增强计谋的说服力(ps:相传著有奇门遁甲之书的诸葛亮,在道家眼中地位倒是蛮高的)。而且“不与俗接”、“不治行检
”的先生,对礼法都不屑一顾,更何况怪力乱神。在天上的先生,要是知道后人可能会封他做个太岁大将军,每六十年还要到人间值一次班,
在香烟缭绕中耐着性子听善男信女们鸡毛蒜皮的琐事,大概要么皱着眉头嫌麻烦,要么一边饮酒一边自嘲的大笑吧。
就啰嗦这么多,历史及文化的问题请大家斧正。本来我也没有资格写这种东西(搞不好就成大笑柄了),不过实在替先生感到不爽,因此
发泄了一下,莫怪,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