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April月
111:12:25
哼!哈!求学之路,孜孜不倦!
我想宋丽丽 我又去“书店”搜寻历史了,可惜没有找到《建康实录》《宋季三朝笔笺》《东汉观记校注》等二十多种优秀的历史书。自从3月份停止写历史笔记,我就想出门搜寻历史了,但是我担心“古史”“怪字”太多,会影响我阅读史书的速度以及迟缓理解大义。所以这短时间,我开始努力背诵“异体字”,异体字和繁体字不同。因为有些“文字”的“异体字”有好几个,比如“窗”字的异体字竟有四种写法。如果不学会异体字,哪么很难学读和理解古代历史。因此,我利用这段时间,我在家里背诵“异体字”。繁体字有二千六百多个,异体字有一千个以上。几年前,我就基本上征服了繁体字,绝大多数繁体字,我都能认识。今年我又强迫自已记住了几百个异体字,因为眼睛不舒服,再加上很长时间没有阅读新的历史知识了,所以我又一次出门了。前天坐车离开了家乡。还有一个原因,我的右侧还有一些拘急,我的身体状况却实没有以前强壮了。几年前,我的身体状况很好,我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简体字历史。三个月十五天,我每天工作六个小时或者八个小时,除了吃饭等之外,其它时间我都是痴痴的阅读研究历史,我每天阅读历史的时间,最多不会超过七个小时,坚持了三个半月之内,我竟然阅读了一千两百万字的历史知识。在一年之内,我可以阅读三千万字以上的简体字著录的历史书或者五百万字以上的繁体字著录的历史书(这两者事不能同时完成,只能选一),并且可以写一百万字以上的历史笔记。虽然2014至2015年3月,我的身体不舒服,但是我仍然著写了39万字左右的历史笔记。我不想夸大自已的功业,以前我来这里留言所讲述的李氏《纲要》,就是《十朝纲要》,其作者是李埴,作者姓李,所以我称之为“李氏”《纲要》,校正工作也不是我个人完成的,而是“燕永成”先生校正。我只是能快速的阅读和翻译“繁体字”,所以来这里简短的介绍了李氏《纲要》。因为这部书写的很好,所以我讳莫如深,不想把书名介绍的透彻,但是我想一想,我这样做就是淹没了“燕永成”先生的功绩。所以今天我还是应该把书名介绍清楚,我以前所说的李氏《纲要》,就是《十朝纲要》,我只是换做另一种称呼而已。全称则是《皇宋十朝纲要》,《十朝纲要校正》作者为“燕永成",我只是翻译。因为此书是以繁体字出版。另外,2014年5月份之前,我还写了九万字左右的历史笔记。我翻译了《张士诚传记》,并且稍有改动原著作。应该是《载记》。我秉着“胜者为王,败者为贼”的正统史观,又把《载记》修改成《传记》。因为《载记》搜集了几十种珍贵的历史资料,粗略的介绍了“元朝”末年,江浙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元季伏莽传》作者是周昂,如果我的记忆力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周昂。虽然此书不属于《正史》,但是此书所系内容与《明太祖实录》多有重叠吻合之处,由此可知,此书不是“小说”造假,而是秉着实事求是的信史原则记载历史事件。并且我还要特别强调一点,《元朝伏莽传》记载了很多次战争事件,并且亦有出《明太祖实录》所系内容之外,尤其是记载了张士诚军队与“元朝军队”以及方国珍的战斗内容。《元季伏莽传》记载“元朝”末年,方国珍起自海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可不要理解方国珍是从海上爬出来的,方国珍是鼎鼎有名的“大海盗”,他拥有成百上千只战舰,当然了,哪个时候的战舰是木制船,而不是今天的钢铁船。方国珍利用天下大乱的机会,率领“水军”攻占了东南沿海,并且以此为据点向北延伸,这就与张士诚的军队相重逢了,结果可想而知。我不再过多讲述和介绍,因为我必须要疯狂的寻找历史书以及踏上新的征程,我总不能没完没了的去反复的讲述一种历史书,因为我是“好把旧书多读到”,所以我必须要向前迈出新的步伐。我现在已经不在小海北村家乡了,以前来这里留言,是在小海北村家乡,虽然没有用自已的身份证,但是家乡人也没有能力实力冒充我。3月19日,我去小海北村办理身份证了,不知现在是否办好?郑学庆你对我印像吗?哪一天,照相片结束之后,我一边看屏幕,一边问郑学庆:“我的眼睛是不是太小了,我是近视眼没戴眼镜。”郑学庆对我说:“办理身份证,都不允许戴着眼镜照相片,眼睛小点没事儿。”原文不是这句话,可能相差了几个字,但是大意是这个意思。郑学庆,我说的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