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August月
817:2:51
●家父修訂《梅州黃氏家譜》時之依據黃郁文 永貴宗賢:
您的兩封帖子(含“黃氏祖訓”網)其實,我早就看到了,無奈近因日俗務太多,以致不克撥冗作覆,有勞久待,實在抱歉,祈諒。
一.當年 家父修訂《梅州黃氏家譜》時,曾商借多家同宗譜牒作為參考,據所知雖然起自“峭公”一人之後,又止於“僚公”一人,但卻有屬“井公系”、“城公系”以及“化公系”三種不同譜系說法,令人眼花撩亂,一時搞不清楚那一種說法才是正確,的確使人一個頭兩個大。經 家父再三研究與斟酌,最後才排除屬“井公系”的說法,而有關“僚公”部份,則根據下列資料記載確定“黃僚係唐朝時人”:
1.《瓊州府誌》載: 寶曆二年任瓊州刺史。(參見本人揭貼於“黃氏研究”網之原件影印本)。
2.《廣東通志》(明嘉靖•黃佐撰)P240頁載:黃僚,潮州程鄉人,唐寶曆二年(西元826年)進士。(參見 福來宗親亦曾揭貼於“黃氏研究”網之內文)。
3.《乾隆嘉應州志》:黃僚 寶曆二年,三禮出身。官朝奉郎,大理寺丞,知瓊州府。(參見 高澗先生揭貼於“黃氏研究”網之原件影印本)。
二.有關“良臣公宋徽宗重和元年(西元1118年)戊戍科進士,擢大理寺丞朝奉大夫。”一段,則係參考以下資料所作之折衷內文:
1.舊有 家先祖父手抄屬“井公系”《梅州黃氏族譜》及上述“井公系”、“城公系”以及“化公系”三種不同譜牒“僚公”名項下官職記載:官“大理寺丞”,瓊州府尹。
2.明朝景泰年間,梅州所立原(朝奉大夫黃公良臣之墓)碑文。
3. 《龍溪縣志》:重和元年戊戌(即西元1118年)王昂榜黃良臣進士登科記錄。(參見本人揭貼於“黃氏研究”網之原件影印本).
但“良臣公”先世究從何來?因目前仍然無解,祇能暫時勉從梅州譜“化公系”之說法,此亦即為我近年費盡心思,想找出有關 “黃良臣”的資料,以破解其身世之謎的最主要原因也。
因內人仍在調養中的關係,未能專程將有關您所提的問題面稟 家父(他住中壢,我住苗栗)請示,目前僅就我所知部份暫予奉答如上。
宗台關心己身之所自來,投身族史研究考證工作,不遺餘力,觀察極為細微,思考亦頗為深入,為文順暢,引據確鑿,立論中肯,不慍不火,為我向所欽佩,深以黃氏代有人出,凡我黃氏族親都應同感欣慰。您說:“但從生活年代看,擢大理寺丞、朝奉大夫的應該是海虎公,海龍公是生於1112年,因此海虎公估計是1118年生,而不是1118年進士。而良臣公才是宋朝末年人。”這部份我想您大概是根據各種譜系記載內容所作的推測吧?另外:「江西、梅州各一本老譜,記載良臣公的生卒年是1209—1257年,良臣是寶慶元年(1226)乙酉科鄉榜第五名舉人,初任汀州府上杭縣知縣升廣東潮州府太守。」一節,以我所知:南宋科舉之制,是由孝廉考選進士,而未有“舉人”。經鄉試選舉人,再由舉人考選進士乃係明、清之制。並且以“舉人”出身而可“初任汀州府上杭縣知縣升廣東潮州府太守”亦頗值推敲。還有“良臣公的生卒年是1209—1257年”一節,未悉係出自“江西”抑“梅州”譜?該資料我倒是第一次看到,能否將原件揭貼公佈供大家參考?耑此
順頌時綏
附:茲將網路上所截獲的資料揭貼於下,供族史研究參考(該序文早年我亦曾看過,至於出自何譜?則待查.):
舊譜節錄 黃尋
黃氏僚公原程鄉縣誌,及今之州志,明載唐敬宗寶曆二年,以三禮登進士出身,任瓊州太守,立籍程鄉之西廂五馬坊,葬于西廂高峰橋,碑記亦鐫唐進士云,至各舊譜亦載寶曆二年進士,然唐敬宗而至宋末有四百七十餘年,舊譜多載僚公在峭公之後十餘代者,顛錯甚矣。噫,此前人未力譜之誤。致後代續譜者有失旨,或因僚公墳塚在程乃習所聞,遂自爲譜牒也。抑或以別公之派擬仿爲嫡譜者也未可量也。然則僚公果何自而立籍于程耶?莫非歇公之諸孫分支派遷于程亦未可知也。故嘉應州黃氏裔尊僚公爲始祖云,僚公兄弟三人,其兄伯公,號海龍,妻邱氏,唐朝中式第九名舉人,後遷于惠州府永安縣中鎮立業,僚公,號良臣,娶周氏,生二子,長名慶華,妻朱氏,生一子名超所,生四子長南振、次南用、三南明、四南闌。僚公,次子慶壽,妻楊氏,爲龍川縣縣丞,生二子,長宗仁,次宗義,後分支潮州府,即黃錦`黃坊是也;而宗仁,字大彬,號樂山,移居大埔縣狀元坊,生二子,長司壽、次司立;司壽生三子,長名元善、次元童、三元護;宗義移居龍川縣立籍(倘後人有遇僚公裔孫者,可問其來歷便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