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July月
2722:2:58
留言
英子
几个月前,一个很好的朋友家庭巨变,丈夫和三岁的儿子在转眼之间离开了人世,留下她一个人。我们两个的孩子是最好的朋友,基本每个周末都会约在一起玩,我们是由孩子而认识成为朋友的。
悲剧发生后,我们几个经常带孩子一起游玩的家庭决定一起陪着这位妈妈走过这段不幸,我们几个爸爸妈妈每天轮流去陪伴她。一个多月以后,最经常去陪伴这位妈妈的一位爸爸对她产生了感情,而她多少也依赖上了这位爸爸,然后这位爸爸和他的妻子分居了,他们有一个四岁的女儿。
对这个事情,我当时的反应非常激烈,谴责那位爸爸,对这位妈妈也非常痛心,对她说了很多话。过后我一直不太明白我为什么会反应那么激烈,当时我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直接的反应。后来我想起,当初我父母反对我和你在一起时,他们也是那种痛心,那种激烈,他们认为我介入了别人的感情,是个第三者,虽然你们并没有结婚。不过这么多年来,我其实一直都不太能理解他们,这次我突然明白了,我发现我对这位妈妈的反应就是我父母当年对我的那种反应。也许我对她说的很多话,其实都是我潜意识里要对自己说的话,要对自己的评价。或者说,就是我自己的一个心结。因为我有过和她有点类似的经历,所以我比别的爸爸妈妈都更不能接受这件事情,反应更激烈,这可以说是因为我经历过,更了解这样的事情,也可以说是因为我心底不希望类似的事情曾经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心理学上是把这个叫做自己的心理伤痕投射在别人的事情上了。
因为这个事情,我更多的了解到了别人的处境和心境,比如那位爸爸的妻子,我深深地同情她,也理解她,而在当年,我从没有想到过LL,我想不到那些,人年轻的时候,看问题的角度很有限,我只是相信你所说的所有,现在,我才能多了一些角度,比如LL的角度,我现在能感觉到一些她当年的心情,以及她应该会有的那种被辜负的,被欺骗的,不甘心的感觉。
一直,我们都在有意无意地不去考虑这些问题,我们都不愿意自己伤害别人,发觉自己真的伤害了别人后,我们会找各种理由告诉自己我是无辜的,这种伤害也是互相的,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主要责任也是别人自己的,这些种种理由都很有道理,也都是真实存在的理由,但伤害的事实无法改变,并且你的介入,让这种伤害更深。
我对那位妈妈说过一句话,就算他们现在就是要离婚,你也别在这个时候趟这趟混水。
这句话也是对我说的,我也真的希望我从来没趟过混水,就算你们感情不好了,要分手了,也要等你们分清楚了,再进入你的生活。
我很激烈地谴责那位爸爸,一谴责他对妻子和孩子不负责任,二谴责他对那位妈妈不负责任,在这种时候把这种事情加在了她身上。其实,我现在想,我对这位爸爸的反映越激烈,谴责越严厉,我对你隐藏的那种有点不满也有点怨恨的感情就越强烈,我潜意识里,不管我有多爱你,多在乎你,那份感情多强烈,我还是不愿意自己陷入那样的矛盾境地,心底里也怨你把我带进这样的处境,同样,我心底里也一样在责备自己。我对那位妈妈的反应有多激烈,我隐藏着的对自己的责备就有多激烈。其实,我们后来生活中的感情波折,包括我那次去厦门,都源于此,源于我们心底的负疚感,因为这种负疚感,我们一度无法享受在一起的幸福和快乐。
明白了在这件事情上自己的心理投射和心理伤痕后,我不再那样激烈了,他们心底可能也一样很挣扎,很痛苦,他们三个人,一对夫妻和一个妈妈,因为各自的特点,互相作用,最后产生了这样的状态,三者缺一不可。已经发生了,能好好面对,妥善解决,就很好,如果再能由此观照内心,就更好。
前些时候看到LL留言,她说在墓前把以前的书信都烧了,做了一个了断,看到这个,我心里很觉得高兴,也突然觉得轻松了很多,她能放下了,或者准备放下了,是一件太让我们高兴和感动的事情了。
这次到湘潭看你,我把我们的书信照片全部带上了,我当时想,我也把它们烧去给你吧,不过,去你的墓地的前一天晚上,我看了一遍,看完之后,我就不准备烧了,不是因为我还没放下你,而是看了书信后,我觉得它们还将今后的生活中,告诉我更多的东西,还有很多我现在还体味不到的东西,还隐藏在这些书信里面,等待我以后的细细体味。
想起几句话:
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当你对某个事情反应激烈的时候,当某件事情极大地牵动你的心的时候,当你迷茫痛苦的时候,想想自己的原因。这样做的时候,不是为了改变是非的价值判断,也不是仅仅为了理解和宽容,更多的是要放下我执。
现在再想想当时你离去之后我和你母亲的矛盾,我看见了自己的虚弱,我虚弱得无法体谅一个老年丧子的母亲。
一直很想再看见LL的留言,但一直没看见,也好,祝福她。